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

ID:35377362

大小:103.2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_第1页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_第2页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_第3页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_第4页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能章末复习测试1.功的概念(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口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O(2)在物理学小,,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索。2.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三者的乘积。功的公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03.正功、负功(1)功的计算公式W=Fscosa讨论当0°<6T<90°时,cos。为正值,W为正值,称为力对物体做—功,或称为力对物体做功。当«=90°时,cosq二0,W二0,力対物体做功,即力対物体不做功。当90°<67<180°时,COS6Z为负值,W为—值,称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

2、体克服这个力做功。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功向物体提供能量,即受力物体获得了负功的意义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向外输出能量(以消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即负功表示物体火去了-4.功率功率是描述的物理量。功和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表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P表示功率,那么P二W用丿、/用$作单位,P的单位为Jis,称为瓦特,符号为W。5.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W(1)平均功率P=—为平均功率的定义式tP=Fv为平均功率的计算式(2)瞬吋功率P=Fv此为瞬时功率计算公式6.功和能(1)有重力做功时,发生相互转化。(2)只的弹

3、力做功时,发牛相互转化。物体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来量度。(3)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来量度。(4)机械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来虽度。(5)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來量度。结论:功这个物理量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表示了有多少数量的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过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冇多少发生了转化。式,做功的过程就是动能7.动能定理(1)什么是动能?(2)动能公式:物体的动能计算动能的公式为:动能是标量,为速度方向无关;动能与速度的平方

4、成正比,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3)动能定理:,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其屮外力与物体运动同向,它做的功使物体动能;外力与物体运动反向,它做的叫动能,它与有关。o用Ek表示动能,则功使物体动能。用W表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用Ekl表示物体初态的动能,用Ek2农示末态动能,则动能定理表示为:8.势能(1)重力势能:重力势能(2)重力势能公式即重力势能等于的能量。的乘积。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我们说物体具有重力势能mgh,这总是相对于某个水平面来说的,这个水平血的高度为零,重力势能也为零,这个水平血叫做参考平面.通常选择地血作为参考

5、平面.(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无关,只与物体冇关。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多少正功,重力势能就多少;重力做多少负功(或称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多少。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若用W。表示重力做功,表示初态的重力势能,Ep?表示末态的垂力势能,则上述关系口J表达为:(板书):W=EPi-Ep2=AEpo(4)弹性势能1)什么是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形变时能对外界做功,所以它也具有一种潜在的能蜃,称之为弹性势能。2)弹性势能与什么因索有关:弹性势

6、能随弹簧劲度系数和9.机械能守恒定律(1)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可以相互转化,而机械能总量(2)弹簧和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在只冇弹簧弹力做功条件下,物体的_(3)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的情况下,物体的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是否满足—其次要正确选择所研究的物理过程,正确写出初、末状态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机械能专项训练增人而增人。可以相互转化,物体的机械能总量可以相互转化,物体机械能总量保持不-、选择题

7、:O'"//1、一辆汽车通过如图所示的凸桥ABC,保持速率不变。必表示牵引力的功,旳为克服阻力的功,而作、什分别表示牵引力的功率和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下面说法中匸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始终PF=PfB.整个过程中叫>为C.整个过程中鸣P(>PaB.比H.,Pa=Ph=P.c.Pa>Pb>PcD.忆〉%>忆,Pa<

8、P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