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

ID:35384007

大小:62.7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_第1页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_第2页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_第3页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_第4页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屮,经常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其屮软土地基便是其中的一种,特别是在沿海、多河道或多湖泊等地区,往往需耍对软弱土层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其地基承载力,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本文将着重介绍软土路基的危害、形成原因、特点、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对比选择、以及常用处理方法的探讨。关键词:软土路基;危害;成因;特点;处理方法;引言软土即为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率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按软土层的厚度,可以分类为:薄层软土(厚度W3m),中厚层软土(3mV厚度W15

2、m),厚层软土(15m<厚度W30m),巨厚层软土(厚度>30m)o为使软基处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必须按照公路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杳明软土的埋藏条件、地层纵横向分布、变化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精心勘察、认真分析,提出-•份完整的、高质量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软土的工程性质软土无论按成因还是按土质划分,种类很多。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儿个方面的共同工程性质:颜色以深色为主,颗粒成分以细粒土为主,有机含量较高;天然含水量较高,容重小,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超过30%;相对含水量大于1.0;软土的饱和度高达100%,甚至更大,天然容重为

3、1.5〜19kN/m3;天然孔隙比小,一般大于1.0;渗透系数小,一般小10-6cm/s数量级,沉降速度慢,同结完成所需时间较长;粘粒含量高,塑性指数大;高压缩性,压缩系数大,基础沉降量大,一-般压缩系数大于0.5MPa-l;强度指标小,软土快剪凝聚力小于10kPa,快剪力内摩擦角小于5。;固结快剪的强度指标略高,凝聚力小于15kPa,内摩擦角小于10°;软土的灵皱性较高,灵皱度一般在2〜10Z间,有时大于10,貝有显著的流动特征。二、软土地基容易引起的工程问题正因为软土路基的这些特性,导致软土地基容易引起的主要工程问题有以下几

4、点:(1)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这是在软土地基上修筑公路普遍存在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厚层、巨厚层软土地基,工后沉降量大,造成路面崎岖不平,加速了路面破损。傍山路段软土层纵横向厚度、性质差异大,路基易产生不均匀沉降。(2)路基失稳:软土地基上填筑高路堤时由于软土强度低、固结缓慢,路堤填筑速度过快时易引起路堤滑动失稳。(3)桥头跳车:桥梁、通道、涵洞相邻路段由于构筑物与路堤Z间的差异沉降较大,易引起桥头跳车现象,影响车辆正常通行。三、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前期准备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应收集调查沿线的气彖、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及水文

5、地质等资料。述应根据设计要求述应收集和调查以下内容:路线纵横断面及桥梁、通道、涵洞的布设等相关专业的设计资料;软土路段两侧附近的已冇构筑物、管线等环境状况;路堤填筑材料的来源、特性等有关情况;附近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的软基处理相关经验;改扩建路段原冇路基软土处理方法和沉降情况。四、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一般步骤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选用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分析与比选过程。它涉及软土深度、软土指标、路堤填高、周边环境、工程造价、工期安排等总舵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软基处理设计中,除了对不同路段要提出多种比选方案并指出各方案优缺点外,述应多与业主

6、及规划部门沟通,使推荐出的软基处理方案经济可行。软土地基路堤设计步骤如2根据不同沉降控制标准进行路基路段划分:桥梁与路基相邻路段的划分长度一般为30~50m,箱式通道或箱式涵洞与路基相邻路段的划分长度一般为20^40m,圆管涵与路基相邻路段的划分长度一般为10〜20in,其余为一般路段。根据软土层厚度及其指标、填土高度等情况,分别对不同路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冇代表性的典型路段。分析各典型路段在天然地基条件下的总沉降、工后沉降、极限填筑高度、稳定安全系数等,根据沉降及稳定控制标准,确定是否需进行地基处理。根据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拟

7、定典型路段的各适用处理方案,进行计算分析和综合比较,确定最终处理方案。对于一般路段:软土层深度为3〜5m时,宜选用浅层处理或堆载预压,软土层深度大于5m时,宜选用排水固结法或复合地基,当填土高度较大,稳定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结合加筋处理。软土层厚度大于10m时,宜选用排水固结法或复合地基,并结合等载预压或超载预压;当预压高度较大,稳定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结合加筋处理。在填土高、工期紧的情况下,可选用桩承式加筋路堤、轻质路堤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等方案。对于桥梁、通道、涵洞与路基相邻路段填土高度较低(V3.0nD并具备预压条件

8、时,宜选用排水固结法结合堆载预压的处理方法。填土高度较高吋(23.0m),宜选用桩承式加筋路堤或水泥搅拌桩等方法。填土高度超过2飞倍的极限填筑高度时,宜选用桩承式加筋路堤,或选用泡沫混凝土、EPS块体、EPS颗粒混合土、粉煤灰等轻质填料,并可结合排水固结、复合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