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

ID:35431121

大小:68.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_第1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_第2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_第3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_第4页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二语文阅读检测《孟子》尽心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届高二年下学期《孟子》阅读检测卷(尽心下)班级:姓名:座号:(一)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孟子•尽心下》14.1)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人会把仁德施与他所爱人和他所不爱的人,他博爱众人。B、不仁者把祸害加给他所不爱的人他所爱人的人,他以天下人为敌。C、梁惠王为了扩大土地,不惜牺牲百姓的性命,反复征战

2、,是大不仁者。D、梁惠王让自己的子弟去作战送死,置自己亲人的生命于不顾,孟子认为这一点是最不能原谅的。2、孟子又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孟子“推恩”的理解。(二)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式成》①,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14.3)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①,我善为战。'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式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②三千人。王曰:'无畏

3、!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③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孟子•尽心下》14.4)①《武成》:《尚书》篇名,早已亡佚。东汉王充《论衡•艺增》上说:“夫《式成》之篇,言武王伐纣,血流浮杵,助战者多,故至血流如此。”②虎贲:勇士。③厥角:叩头。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所说的“尽信书由不如无书”对现代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B、孟子从“王道”的思想出发,反对各国之间采取武力征讨的方式解决争端。C、武王采用武力征讨的方式,所以南北两方的百姓联合起來,共同声讨这种不正义的战争。D、孟子认为,

4、各国如果都能端正自己,实行王道,自然就不会有战争。2、孟子认《武城》中有关“武王伐纣,血流漂杵”的记载不可信,其理由是什么?(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①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14.14)[注]①粢盛,祭祀所用的黍稷。黍稷曰粢,在器曰盛。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两千多年以前君权至上的时代,孟子就有了“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强调“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认为国君是为民而立

5、的,真是难能可贵。B、孟子认为,如果社稷Z神不能尽其保民的责任,社稷Z神也可以予以更换。C、孟子虽然强调社稷之神也可更换,但前提是依礼祭祀却仍有干旱水灾。D、孟子认为可以更换诸侯甚至社稷,与其一贯主张的仁政思想有一定的矛盾。2、结合文段内容,解说一下孟子认为诸侯可变置的理由。(四)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下》13.29)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①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注]①介然:专一的样子。(《孟子•尽心下》14.21)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

6、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秉持着一贯的恒心毅力,朝夕惕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成就。B、孟子认为,为学一定要达到标准,好比挖井,没有挖到水,这井都是白挖的。为学达不到标准,也是白学。C、孟子在第二段中所讲的道理,与苟子《劝学》篇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道理是相同的。D、孟子自信地认为,高子听了自己的劝说以后,一定能够茅塞顿开。2、根据以上两个文段,简要概括一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为者”。(五)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

7、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樱②。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孟子•尽心下》14.23)[注]①发棠:打开棠地的粮仓;②樱:接触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齐国的饥荒,孟子并不会再次劝说齐王开仓救民。B、学生陈臻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是一种危险的举动。C、孟子对陈臻并不作直接的回答,而是通过冯妇的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说理。D、士人效法冯妇是因为冯妇最终放弃搏虎,成为一个善人。2、根据文段内容,解说一下孟子以“冯妇搏虎”为喻的真实目的。(六)孟子曰:“口

8、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①也,四肢之于安佚②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14.24)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