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

ID:3549320

大小:4.21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1-22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_第1页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_第2页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_第3页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_第4页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弧菌、厌氧性细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二章弧菌属与弯曲菌 第二十三章厌氧性细菌教学目标:1.了解霍乱孤菌、副溶血性孤菌的主要特点。2.熟悉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3.掌握厌氧芽孢梭菌属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4.破伤风梭菌的防治原则5.掌握无芽胞厌氧菌感染机体的条件6.了解无芽胞厌氧菌的防治原则教学重点:霍乱孤菌防治原则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防治原则教学难点:破伤风外毒素的致病机制教学课题:第二十二章 弧菌属与弯曲菌第一节弧菌属一、霍乱弧菌(V.cholerae)有古典、ELTOR生物型形态与染色:菌体呈弧形,具有菌毛和一根鞭毛,呈鱼群样运动,G-培养特性: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

2、蛋白胨水/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革兰阴性菌霍乱弧菌霍乱病人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上吐下泻:剧烈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物)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一、霍乱弧菌(V.cholerae)防治原则:1)早发现、早隔离,及时确诊上报2)加强国境检疫1.一般性预防3)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4)对病人吐泻物严格消毒5)消灭苍蝇注射→霍乱死菌苗、类毒素2.特异性预防O1群B型全菌灭活菌苗口服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等3.治疗1)纠正水、电解质平衡2)抗生素的应用→四环素、氟哌酸等二、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性细菌)主要特征:

3、传播方式→人因进食被副溶血弧菌污染而未煮熟的海产品或盐腌渍品而感染致病物质→耐热性溶血毒素所致疾病→食物中毒预防措施:不生吃虾、蟹或经盐腌制的蟹;鱼、虾、蟹、贝烧熟,煮透,100℃并持续30分。烹调用具严格生熟分开;海产品低温储存;凉拌食物(如海蜇)冲洗后置食醋中浸泡10分钟或在沸水中飘烫数分钟第二节弯曲菌属(自学)第三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1983年由Warren(沃伦)首次从病人胃粘膜标本中分离成功;1989年Godwin(戈德温)根据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研究将其从弯曲菌属中划分出来,称为幽门螺杆菌。此后许多学者研究证明本菌与慢

4、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也可能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主要生物学特性:1.革兰阴性菌,有2~6根鞭毛(一端或两端)2.菌体弯曲呈螺旋状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播方式→经口2.致病物质→黏附物质尿素酶蛋白酶等3.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与Ⅱ、Ⅳ型超敏反应有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关系密切4.所致疾病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关系密切与胃癌发生有关上述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研究表明: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80%胃溃疡90.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发达国家中35

5、%的胃癌发展国家中85%的胃癌同HP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微生物学检查1.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用纤维胃镜采集胃、十二指肠处粘膜组织标本2.分离培养→将活检组织接种于选择培养基尿素酶分解试验阳性3.快速诊断法抗幽门螺杆菌抗体抗体检测抗尿素酶抗体核酸探针法或PCR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防治原则1.人工自动免疫→特异性疫苗正在试用之中抗菌药物2.治疗→需联合用药胶体铋制剂抑酸剂药物:奥美拉唑、果胶鉍、羟氨苄第二十三章厌氧性细菌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繁殖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分为1.厌氧芽胞

6、梭菌属2.无芽胞厌氧菌概述: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C.tetani)(一)生物学特性1.G+大杆菌,具有周身鞭毛2.芽胞位菌体顶端,呈鼓槌状3.专性厌氧4.芽胞抵抗力强5.对青霉素敏感破伤风梭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1)创口深而窄,混有泥土或异物污染2.致病条件2)伤口坏死组织多,供血困难,严重缺氧3)同时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3.致病物质→破伤风外毒素(痉挛毒素)4.致病机制:破伤风外毒素→作用于脑干、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阻止上、下运动神经元之间抑制性递质的释放→使骨骼肌兴奋性异常增高→引起肌肉痉挛。5.所致疾病→破伤风请看下

7、张图片破伤风患者苦笑面容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破伤风患者(三)微生物学检查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典型的症状和病史即可作出诊断一、破伤风梭菌(四)防治原则严格消毒灭菌1.一般性预防清创→常用3%双氧水清洗扩创2.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紧急预防→TAT1500~3000U3.人工被动免疫早期特异性治疗足量应TAT(10~20万U)4.抗生素的应用→首选青霉素5.镇静、解痉对症治疗二、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一)主要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1)革兰阳性粗大杆菌2)具有芽胞3)在机体内形成荚膜2.培养特性:具汹涌发酵现象3.分型→根据外毒素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