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

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

ID:35524485

大小:58.6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_第1页
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_第2页
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_第3页
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74简单线性规划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7.4《简单线性规划》一、关于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1、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既是学习了直线方程,不等式知识后的应用,也是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数学改革倡导的,数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密切联系生活,反映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2、本节内容是新教材中新增添的教学内容,是新大纲重视知识应用的体现,而且“数形结合”的思想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关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达到以

2、下目标:1、知识目标: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2、能力冃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牛用图形的直观性来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体会“数少形时缺肓观,形少数时难入微”。引导学生运用辩证逻辑思维体会数学中有规律的运动变化。(―)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节课的垂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依据:(1)是直线方程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应用;(2)是“数形结合”重要思想的渗透;(3)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1、教科书借助于一个具体例子,提出一个有关二

3、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问题和猜想,然后证明这一猜想,并不加证明地给出一般的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结论。2、满足不等式Ax+By+C>0(<0)的点在直线的同一侧。怎样突破难点:1、用集合观点和语言分析、描述儿何图形,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运用动画演示;2、用代点实验法或抓住x、y的系数符号进行判断;3、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抓住规律准确解题,加强新I口知识联系。三、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分析1、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应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规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2、采用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

4、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等方法进行教学。让一个个有梯度的问题充满课堂教学,时时启发学生的思维。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创设一个轻松高效的教学氛围。3、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向学生展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去发现探索生活中的数学。(二)学法分析1、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促成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2、积极启发诱导,使学生学会善于观察问题,学会自己探究问题,让学生去归纳总结。运用逻辑思维得出规律。(-)实例引入,创设情境投影仪显示:某电

5、脑用户计划使用不超过50元的资金购买单价分别为6元和7元的软盘和光盘,根据需要软盘至少买3片,光盘至少买2片,则不同的选购方式有多少种?如果把使用资金改为5000元呢?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构造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于是,自然引入课题,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心理和认知环境。(二)提出问题,作出猜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动力。为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1、以二元一次方程x+y-l=0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2、点P(xo,yo)在直线7:x+y

6、-l二0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多媒体展示)3、点P(xo,yo)不在直线7:x+y-l二0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4、点P(x0,y0)不在Xo+yoTHO可能有哪些情况?5、以二元一次不等式x+y-l>0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是什么?6、它表示什么图形呢?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有点被直线x+y+1二0分成哪三类?8、对于任意一个点(x,y),把它的坐标代入x+y-l,可得一实数,可以得到哪三类情况?设计意图:(1)设计问题系列,以旧引新创设情境,从学生熟知的问题激发原有的认知。(2)探究性的课堂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对发展学生思维具有积极

7、作用。请同学们大胆猜想:1、对于直线1上方的点(x,y),满足什么不等式?下方的呢?归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二元一次不等式x+y-1〉0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x,y)

8、x+y-1>0}是在直线x+y-1二0的上方的平面区域。以二元一次不等式x+y-l<0的解为坐标的点的集合{(x,y)

9、x+y-l<0}是在直线x+y-1=0的下方的平面区域。(多媒体展示)(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论证:(1)如何表示上方区域内所有的点呢?(2)任意一点(x,y)与直线,上的点有什么关系呢?(3)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由

10、教师引导,学生口答的形式,板书论证过程,多媒体展示。(1)旨在通过肓观图形的观察、猜想和证明,让学牛自己发现结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2)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