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

ID:35549993

大小:1.06 MB

页数:84页

时间:2019-03-27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_第1页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_第2页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_第3页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_第4页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印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高体三教授临证医案选高体三教授传承工作室课题组二〇一二年三月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目录高体三简介1“水暖土和木达”2“水暖土和木达”的生理概念2“水暖土和木达”的临证意义3附:营卫与气血的关系5感冒6咳嗽8哮病13鼻渊14胃脘痛17痞满21呕吐23泄泻25积聚28头痛29眩晕31胁痛34不寐37心悸39胸痹42水肿46淋证48郁证49虚劳50血证52消渴55汗证56瘿瘤57月经不调58崩漏59癥瘕61痹证65腰痛68颤震70痤疮72黄褐斑73风团74脂溢性脱发76阴疽77奔豚78口疮79舌沟炎81梅核气82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高体三简介高体三,男,

2、(1920~2011.11.23),河南省邓县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河南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理事,中南五省中医系列教材编委、顾问等职。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第五、六届委员。为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高体三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家训,熟读中医学古籍,研《内经》之理,遵《伤寒杂病论》之旨,深谙《本草》之药性,一生注重中医学经典的研究,博采众长,在教学、医疗、科研等方面成效斐然。执教期间,编写《中医方剂学讲义》、《中医常见病讲义》、《临床中草药》、《治法与方剂》

3、、《汤头歌诀新义》等10余部教材和专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在学术上,高体三教授在熟读经典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读清代医家黄元御《四圣心源》,喜读《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对张仲景学术思想之精髓探幽发微,并结合自身数十年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水暖土和木达”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上,高体三教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患者人群中享有较高声誉。临床诊疗以六经脏腑关系辨证为主,重视足三阴疑难病症的研治,其组方精良,用药独特,善用经方及温热药物,并形成了自身的治疗特色,对多种疑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疗效,并得到了

4、中医界的广泛认可。2008年8月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授予“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高体三教授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教育家,为河南中医学院方剂学科的奠基人,在教学工作中,教风严谨,师德高尚,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儒雅的教学风范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界内享有较高声誉,为方剂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河南中医学院方剂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家局级重点学科。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水暖土和木达”高体三教授临证治疗疑难杂症,多从足三阴入手,根据足三阴经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承袭仲景《伤寒论》扶阳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提出了“水暖土和木达”的学术思想。“水暖土和木达”的生理概念水者,肾也,足少

5、阴肾经也,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水性寒凉,其性属阴,外应于冬,水性本寒,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肾主水,内寄元阴元阳。水火在于人身,是即元阴元阳,所谓先天之元气。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体内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均赖此以温煦,五脏六腑之机能均赖此以推动,精血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输布均赖此以完成,即促进“有形化无形”的气化过程。肾阳充盛,则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各种生理活动得以正常发挥,同时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体内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均赖此以滋养,五脏六腑之机能均赖此以凉润,精血津液的化生和运

6、行输布均赖此以调摄。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濡润,其功能活动得以调控而不亢奋,同时机体代谢减缓,产热减少,精神宁静内守即所谓“无形化有形”。郑钦安《医理真传》云:“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1]种子是生命的根源,而种子的生长发育,需要立于肾水之中,少阴之地之上,并且必须种植在含水的土地之中,这个生命之火才能发展壮大。种子离开了土地,则无法孕育生命,而人体的真火离位,则会百病丛生。高老认为:肾中之水,寒则病生,暖则病愈,阳主阴从,机体机能正常,必须元阳充盛,即水暖是也。土者,脾也

7、,足太阴脾经也,土爰稼穑,稼穑作甘。应于长夏,具有濡润、化育沉静的特性,旺于四时,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其化生的水谷精微以奉养,因与长养万物的土相似,故称之为“土脏”、“脾土”、“坤土”等。土爰(yuan)四象,为心肝肺肾之母。脾胃水谷之气化生中气,中气旺则气机升降有序,脾胃纳谷运化有常,化生气血,滋生精华,养于四象,故称后天之本,为人体升降之枢轴。所谓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者是也。枢轴运转,除了脾胃本脏升降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