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

ID:35577472

大小:10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30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大《言语交际》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大《言语交际》期末复习重点提示10秋、一、填空题:1、言语交际的基本功能:传递信息2、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交际角色与潜隐性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是一种角色间冲突3、话语衔接的主要方法:语法衔接、词汇衔接4、“语用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最早提出(在1938年出版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把“符号学”分成“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三部分)。5、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的定义: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6、交际主体的定义:言语交际的参与者,即从事言语交际活动的个人或团体。7、交际主体的角色分类: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

2、性角色与潜隐性角色、经常性角色与依赖性角色8、语境的内容涵盖:上下文语境(语音上下文、语义上下文、语法上下文)、情景语境(时间、地点、话题、方式、交际对象、潜在受话人)、社会文化语境(社会规范、文化习俗)9、幽默的作用:增添情趣、化解矛盾10、幽默的三种表现形式:超常类比、出人意料、违反逻辑11、言语交际中安全原则的主要表现:话题安全准则、对象安全准则、地点安全准则、方式安全准则12、言语行为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发表,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人们每说一句话,同时在施行三种行为:言内行为(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达话

3、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主体通过说话或写字来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它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言后行为(主体通过显示自己的交际意图促使交际对象实施相应行为,它体现了言语交际的效果)。言外行为分为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13、合作原则的提出者: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14、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三要素:交际主体、语境、话语15、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符号”,概念和音响就是符号的“所指”和“所能”,因而一种语言也就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学归属于符号学。语言就是语言活动减去言语。言语包括话语和言语行为。16、普通话的定义:即汉

4、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17、社会文化语境的内涵与分类: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为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18、词汇的理性意义与情感色彩:19、话语连贯的主要体现:话题集中和语义贯通20、话语语言意义的特性:概括性和模糊性21、利奇的“礼貌原则”包含的六项准则: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22、合作原则的四项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23、言语交际中的公共道德准则:要求个人的言语行为应与公共道德和公众利益相一致,言语交际

5、不得违背公共生活准则,不得破坏社会文明风尚和公共生活秩序。主要包括:讲求语言文明、杜绝语言歧视、阻止流言扩散24、“含蓄”的两种表现形式:“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未尽意亦未尽”25、话语的意义:语言意义、语境意义、语用意义26、主体规则包含的四种原则:诚信原则、角色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27、话语规范准则的具体体现:连贯、简明1428、话语中文字特有的表现手段:排列、变形29、话语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均衡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比例均衡、结构均衡。30、言语行为理论奠基的代表及其代表作: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如何用语词做事》二、辨析题:1、当面对自

6、己的子女时,“父亲”是先赋性角色、活跃性角色、依赖性角色。(√)2、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可以称作“个人言语行为”。(×,两个人之间说话的行为改为纯属个人的言语行为)3、排球比赛中,裁判员想要暂停比赛,会用两手做一个T形手势,这是一个编码的过程。(√)4、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完全是由文化习俗决定的,比如年龄、收入,在西方文化中是非自由话题,但在东方文化中就是自由话题。(×,一个话题能不能谈论,不只受制于文化习俗,也受制于情景语境。)5、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语境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交际主体而产生的。(√)6、个体扮演的角色过多,无法满足相应的

7、角色期望,从而造成的角色冲突叫“角色间冲突”。(√)7、制约言语交际的社会规范,既有政府明文规定的,也有不是明文规定的。(√)8、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所谓“疏不间亲”,是指不可以谈论对方家庭不光彩的事情。(×,疏不间亲改为家丑不可外扬)9、所谓“言外行为”,即交际主体说话或写字的行为,它传送话语的语言意义。(×,言外行为改为言内行为)10、话语含蓄其实就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二者只是说法不同。(×,话语含蓄与间接言语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有细微的差别)11、当交际双方存在客观的尊卑关系时,一般位卑者更少受到这种(尊卑)关系的影响,说话比较自由。(×

8、,位卑者改为位尊者)12、在话语的语音表现中,语调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3、话语的歧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