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

ID:35708941

大小:5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3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6)古代诗歌阅读 比较鉴赏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语文高频话题阅读试题精选古代诗歌阅读·比较鉴赏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荔支叹(节选)苏轼十里一置①飞尘灰,五里一堠②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③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①置:古代的驿站,差官歇脚换马的地方。②堠(hòu):古代标记里程的土堆,这里也指驿站。③鹘:海鸟的一种,古代船上刻鹘作为装饰,这里指海船。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

2、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诗开篇四句描写了皇家传送荔枝刻不容缓的情景,含蓄精深,造语雄浑。B.杜诗开篇第一句描写华清宮所在地骊山的景色:林木葱茏,花团锦簇,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C.苏诗五、六两句写皇家为让荔枝保持新鲜,传递急似军情,流露出作者的讽喻之意。D.杜诗第二句写山顶行宫紧闭的宫门依次打开,为后义“一骑红尘”做铺垫。2.比较苏诗“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与杜诗“―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在表现手法和艺术色上的异同。2、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

3、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注】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

4、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D.尾联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3、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入昌松东界山行①高适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

6、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C.“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D.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2.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送陆鸿渐①栖霞寺采茶[唐]皇甫冉采茶非采莱②,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③,何时泛碗花。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唐]皇甫曾千

7、峰待逋客④,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注】①陆鸿渐:唐代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字鸿渐。他和这两首诗的作者皇甫冉、皇甫曾兄弟都是好友。②箓:草名。③王孙草:代指茶叶。④逋客:避世之人。1.下面两首诗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皇甫冉之诗使用了虚写(想象)的手法,想象陆鸿渐到高高的山崖上采茶,在春风中采满一筐茶叶,晚上沿着山路去山村人家借宿。B.皇甫曾之诗全篇写实,远处的重峦叠嶂和丛生的茶叶正在迎接陆鸿渐采摘茶叶,陆鸿渐在山

8、中烟霞中独自穿行,住在清幽的山寺,喝着清冽的山泉水,在夜里孤灯独对,在磬声中思念朋友。C.《新唐书·陆羽传》说:“天下普遍好饮茶,其后,尚茶成风。”说明饮茶之风的真正盛行是从中晚唐开始。两位诗人通过送陆鸿渐采茶来写茶、论茶,表达了对茶的深深喜爱之情。D.皇甫冉之诗表达了对陆鸿渐去风景幽美的地方采茶的羡慕,皇甫曾之诗通过刻画陆鸿渐危险和辛苦的采茶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E.这两首诗基本上体现了唐代茶诗的审美情趣,既脱俗又入俗;既有清高超旷的人格追求,又有脉脉的人间温情;既追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