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

ID:35735777

大小:26.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15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_第1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_第2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_第3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任务】教育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研读图片、文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意识;学习钱学森、邓稼

2、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学习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点“两弹一星”、文化事业的发展难点杂交水稻和青蒿素【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播放神州七号飞船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太空漫步的视频片段。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与祖国的命运一样也经历了不平坦的道路。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科技和文化工作者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技文化领域里辛勤耕

3、耘,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等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等成为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技文化成就。师:播放视频,激发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学习兴趣。顺势讲述导入新课内容。生:观看视频材料,认识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成就。明确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自主探究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师:出示探究题目,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点,自主探

4、究。合作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问题1】“两弹一星”一、知识背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落后,武器主要依靠购买和进口;而美国、苏联二师:补充材料,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感性认识中国为什么研制“两弹一星”。探究展示提高战后就拥有了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

5、?2)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二、情况阅读教材P90-P91教材,观看关于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录像片,回答下列问题:(1)“两弹一星”指什么?中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时间?(2)“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研制成功的意义有哪些?生:阅读材料,讨论问题答案,明确研制“两弹一星”的背景知识。师:明确问题的答案: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2)要不受人家欺负。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播放相关视频,用生动的镜头、感人的故事展现“两弹一星”的辉煌成果。生:

6、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师:在学生回答完“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后,结合科技工作者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祖国、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情感教育。生:归纳答案:1)“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可用于实战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等。意义:概括为“鼓舞了、振奋了、打破了、增强了、提高了”师:首

7、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世界上航天事业发展的情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生:观看图片,述说自己对航天事业的了解,激发对中国航天事【问题2】漫步太空一、知识背景:你知道世界上的太空第一人是谁吗?他是哪国人?第一个登山月球的人是谁?他又是哪个国家的人?二、情况根据表格,梳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时间事件1999年2003年2008年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问题1】杂交水稻播放有关籼型杂交水稻培育的视频(或者出示图片),结合教材P93内容,回答问题:1)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是在哪个年代?是由谁培育成功的?2)籼型

8、杂交水稻”技术的巨大贡献是什么?【问题2】青蒿素阅读教材P94第一段,观察课本插图,指出:1)青蒿素是一种什么药物?是由谁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的?2)青蒿素的巨大贡献是什么?它和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业发展的探求欲望。师: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填写。生:根据教材内容,填注表格。时间事件1999年飞天之旅2003年载人航天2008年太空行走师:播放视频,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生:根据视频和教材归纳问题的答案。1)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