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学案

ID:35775366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7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学案_第1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学案_第2页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学技术成就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习目标】1.了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屠呦呦与青蒿素。2.知道建国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3.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点难点】重点: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成就、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屠呦呦与青蒿素。难点: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自主探究】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__________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_____

2、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爆炸成功。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__________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3._____________,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2003天10月,航天员_____________乘坐____________飞船升入太空,2008年9月,_________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___成功完成出仓任务。二

3、、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杂交水稻:(1)成就:20世界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_________________。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_______左右。(2)意义:我国将首届____________授予了袁隆平。他是我国第一个_______的获得者。被誉为“_____________”。2.青蒿素:(1)成就:20世纪60年代,为寻找治疗___________的新型有效药物,中国医学家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

4、_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意义: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极高,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获得201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方针: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________”,学术问题上“___________”。2.成果:(1)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篇小说《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大型音乐舞蹈

5、史诗《________》、电影《_________》《》。(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合作探究】1.“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研制成功的意义是什么?2.青蒿素的巨大贡献是什么?它和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拓展延伸】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查阅资料,了解这些科技成就。通过了解这些成就,你有什么感想?【学后反思】答案【自主探

6、究】一、1.1964、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氢弹。2.东方红一号、第五3..1999年11月、杨利伟、神舟五号、第三个、神舟七号、翟志刚二、1.(1)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20%(2)最高科学技术奖、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2.(1)疟疾、屠呦呦、青蒿素(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1)《青春之歌》《红岩》、《茶馆》、《东方红》、《英雄儿女》《林则徐》(2)莫言【合作探究】1.原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等。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7、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共同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说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拓展延伸】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