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

ID:35888363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2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政治综合探究2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探究 建设学习型社会即时检测1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核心内涵的是(  )A.学海无涯B.学以致用C.学之,则难者亦易矣D.温故而知新答案A解析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A项有终身学习之意,符合题意。2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机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观点符合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是(

2、  )A.人人都有便捷的学习条件B.活到老,学到老C.乐于学习、善于学习D.人人学习,促进发展3答案B3学习型社会应是以社会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形成终身学习文化为基本特征,能保障和满足社会成员学习基本权利和终身学习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开放、创新、富有活力的新型社会。由此可见,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是(  )①基础教育、职业

3、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互衔接②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结合 ③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与培训相互贯通 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4为整合所有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搭建起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③建设学

4、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④建设学习型社会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观点强调的是要运用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因素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①从科技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角度正确指出了科技对学习(文化传承)的作用,②3正确指出了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均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③与题干材料之间因果倒置,④是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解释,均不符合题意。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

5、“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某市提出三年内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立体沟通的学习型社会目标。(1)根据材料归纳学习型社会的特点。(2)某市为什么提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立体沟通的学习型社会目标?(3)就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立体沟通的学习型社会目标,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①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事事是学习之机。②只有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③

6、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人们需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2)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够发挥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②文化能够塑造人生。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具有多样性、继承性。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够借鉴和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④建设学习

7、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3)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时学习,处处学习。②国家要为公民学习提供物质条件和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使每个公民随时随地地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解析第(1)问,直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要结合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从文化的社会作用、特点及当前社会状况等方面,归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3)问,要从社会提供的条件

8、和个人主观努力两方面回答。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