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ID:35961405

大小:23.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集中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传统美德进校园、民族精神进校园等活动,做到传授知识、情感体验和启迪心智三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修身养德和完善人格的育人目标。二、组织机构及分工组长:副组长:组员:三、活动目的让全体同学在弘扬传统经典文化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健全人格,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四、活动内容(一)经典诵

2、读进校园负责人:活动时间:7月5日---7月15日活动方式:主题班会、征文、黑板报、图书角等诵读范围:围绕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开展诵读。组织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利用晨读、班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通过“道德讲堂”、主题演讲、征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以办主题板报、建班级图书角等形式,强化诵读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制订诵读计划,充分发挥语文课堂诵读主渠道作用,合理设置诵读课,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二)古诗文诵读进校园负责人:活动时

3、间:7月16日---7月26日活动方式:诗配画、诗配舞、诗配乐、诗朗诵、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诵读范围: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文推荐篇目(61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各班要结合各自实际,创新诵读形式,通过开展诗配画、诗配舞、诗配乐、诗朗诵、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学经典、诵诗文的良好氛围。----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三)传统美德进校园负责人:活动时间:8月2日---8月15日活动方式: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书法展示和文艺汇演等。活动目的:引导广大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活动

4、原则: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各班要将敬业乐群、厚德载物、见贤思齐、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作为校园文化主体。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励全体学生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四)国学经典进校园负责人:活动时间:8月20日---9月3日活动方式:诗文朗诵、情景剧、歌舞、快板、经典说唱等。活动目的:让学生充分感受经典魅力,热爱传统优秀文化。将国学经典引入艺术因素,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平台,以诗文朗诵、情景

5、剧、歌舞、快板、经典说唱等快乐活泼的艺术形式,把经典美文、成语故事、古诗词等表现出来,各班要高度重视国学经典艺术表演,深挖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五)民族团结进校园负责人:活动时间:9月10日---9月21日活动方式:主题班会、演讲、征文、歌咏、爱国主义影视片欣赏等。活动目的:引导师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各班要开展以爱国爱家、团结友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校园活动。依托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

6、园广播等载体,开展演讲、辩论、征文、歌咏、爱国主义影视片欣赏等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让民族团结的思想入心入脑。五、活动要求(一)有效开展各项活动----WORD格式--专业资料--可编辑---各负责教师要按照学校安排结合各班实际具体实施,提前筹划,有序推进活动开展。要切实把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作为2018年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各项活动尽量要覆盖到全部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二)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学校将通过校园网、广播、橱窗、班会、集会等多种形式将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三)做好总结整理工作各

7、位活动负责人要及时总结和梳理活动中涌现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做好活动阶段性总结工作,同时要建立专门档案,积累过程性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