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

ID:35984365

大小:1.0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2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仿真模拟练(三)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种。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我国北方某城市朝正西方向拍摄的道路景观图。据图回答1~3题。1.该照片拍摄的当地时间大约是(  )A.6:00       B.9:00C.13:00D.18:002.图中行道树落叶有明显的时间差异,且空间上间隔分布明显,原因是(  )A.落叶较晚的树所处土层较厚B.落叶较晚的树附近水分较好C.树种不同对

2、环境适应有差异D.周围路灯照射光照时间较长3.该地区行道树多以耐旱、耐寒的法国梧桐为主,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可变性解析:1.B 2.D 3.A 第1题,由题干可知,拍摄者朝向正西方向,图中树影朝向西略偏北方向,说明太阳在东略偏南方向,最可能是上午9:00。第2题,图中小范围内土层、水分等差异小,对树叶落叶时间差异影响小,A、B错误;图中显示,该道路两侧的树种相同,C错误;图中各棵行道树接受到的光照时间不同,造成其成长状况略有差异,D正确。第3题,我国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3、纬度较高,温度较低,且降水量相对较少,因此适宜耐旱、耐寒的法国梧桐生长,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经济全球化发展为主要国际中心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未来国家间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大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交通建设是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下图示意上海、首尔和巴黎人口密度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据此完成4~6题。4.上图中显示,上海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单中心结构明显,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B.郊区服务设施落后,人口迁移拉力不足C.中心城区交通线路狭窄,

4、交通拥堵D.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房价高5.为了有效解决上海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交通建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由市区公交扩展到大都市范围内的全域公交B.建立大都市范围内从中心区到卫星城的轨道交通C.提高私家车拥有量,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网D.以交通沿线土地开发为主导,促进公共交通发展6.在大都市范围内,能够节省土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最佳交通网络应以(  )A.地面和地下大公交为主导B.主干道合理布局为主导C.交通网络密度适宜为主导D.放射状加环状交通为主导解析:4.A 5.B 6.A 第4题,从图中

5、看上海市中心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巴黎和首尔,说明上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中心结构明显,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A正确;郊区服务设施、交通线、土地利用结构从图中读不出来。第5题,从图中看,从市中心到郊区有14km,公交速度较慢,大都市范围内的全域公交不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应建立大都市范围内从中心区到卫星城的轨道交通,B正确;提高私家车拥有量,会加剧交通拥堵;以交通沿线土地开发为主导,促进公共交通发展,不能有效缓解交通问题。第6题,地面和地下大公交为主导能够节省土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A正确;主干道合理布局、交通网络密度

6、适宜、放射状加环状交通为主导,在节省土地和减少污染方面不如地下大公交。下图是我国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图中④是基岩,①、②、③为不同的沉积岩。读图完成7~9题。7.图中的河流流向(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8.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是(  )A.下降——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上升——下降——下降C.上升——下降——下降——上升D.上升——下降——上升——下降9.图中岩层形成的早晚关系是(  )A.①晚于③B.②早于③C.③早于④D.④晚于①解析:7.C 8.D 9.A 第7题,图中的河流位于北半球,

7、右岸是侵蚀岸,坡度较陡。左岸是沉积岸,坡度较缓。根据河流剖面形态,结合指向标,判断流向东北方向,C对。A、B、D错。第8题,在基岩上有沉积岩③形成,然后地壳抬升,③被侵蚀缺失。地壳再下降,形成②沉积岩层,然后地壳上升,②被侵蚀。地壳再次下降,形成沉积岩层①,河流开始侵蚀。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是上升——下降——上升——下降,D对。A、B、C错。第9题,结合上题分析,图中岩层形成的早晚关系是①晚于③,A对。②晚于③,B错。③晚于④,C错。④早于①,D错。下图为南京市区某处路段的人工隧道示意图,该隧道是在开挖山体后又建造

8、的,并未采用传统山体基部掏空的方法。隧道长100米,顶高10米,隧道两侧是小山丘的相对高度为20米,隧道顶部与山体表面都有茂密的植被覆盖。读图,回答10~11题。10.隧道顶部采用植被覆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降低噪音D.涵养水土11.修建城市道路,在开挖山体后又建造隧道的主要原因(  )A.防止滑坡B.保护生态C.方便通行D.节约成本解析: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