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

ID:36047988

大小:1.51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02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优选习题提分练第四篇仿真模拟练(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仿真模拟练(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800多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坏、掩埋了山体植被,受高空西北风影响,各坡向火山灰沉积厚度不同。此后山体各坡向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明显,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处在该山(  )A.东坡       B.西坡C.南坡D.北坡2.北坡岳桦林带以下植被依次是(  )A.针叶林、常

2、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针阔混交林D.高山荒漠、针叶林3.研究发现,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北坡(  )A.植被演替停止B.岳桦林带上侵C.岳桦林带下侵D.苔原带下侵解析:1.A 2.C 3.B 第1题,图中东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利于火山灰的堆积,故A正确。第2题,长白山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山地的基带应该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排除A、B。高寒荒漠带应该位于岳桦林带之上,排除D。故C正确。长白山北坡垂直自然带谱主要表现为: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山地岳桦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荒漠。第3题,题干中“北坡岳桦

3、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海拔低处先出现岳桦林,海拔高处后出现岳桦林,这说明岳桦林带不断向高处迁移,故B正确。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种,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根据鸟类有无迁徙习性,可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漂鸟)两大居留类型。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据此完成4~6题。4.该海拔带200米左右冬候鸟种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B.地形平坦C.水源充足D.人类活动较少5.该地海拔带500米左右留鸟种数较多,主要分布在(  )A.阳坡缓坡B.阴坡陡坡C.阳坡陡坡D

4、.阴坡缓坡6.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山地至今仍保留少部分漂鸟(小区域短距离迁徙的候鸟),推测此类候鸟的生活习性是(  )A.夏居城区,冬居农区B.夏居农区,冬居城区C.冬居山林,夏居平原D.夏居山林,冬居平原解析:4.A 5.C 6.D 第4题,冬候鸟是指冬季在某个地区生活,春季迁徙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会飞回原地区的鸟类。该地海拔带200米左右多为山麓地带的农耕田,且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候鸟在冬季迁徙到该地区海拔较低的山麓地带,气候温暖,食物充足,利于越冬,故选A。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海拔带500米左右留鸟种数较多,这一海拔带多为梯田,

5、人类活动较强、较频繁,而在人类活动极少的一些阳坡且坡度较陡的地方,人类活动破坏较少,仍保存有少量的常绿阔叶林,这些阔叶林为鸟类的栖息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故选C。第6题,漂鸟是一种在小区域内短距离迁徙的候鸟,尤其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为常见。夏季南方地区因气温较高,此类候鸟多栖息于凉爽且食物充足的常绿山林,冬季因山林气温较低,多栖息于温暖且食物较为充足的山下平原。故选D。某地为了发展冬季反季节鲜切花产业,大面积推广了日光温室栽培技术。下图示意该地日光温室室内外温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7~9题。7.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  )A.海南B.新疆C.江苏D.黑

6、龙江8.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该日天气最可能是(  )A.晴朗B.多云C.雨天D.寒潮9.该地日光温室最主要的作用是(  )A.减小温差B.提高温度C.增强光照D.增加湿度解析:7.C 8.D 9.B 第7题,从图中看温室外1月最低温在-7℃左右,应该处于江苏;海南1月最低气温远高于0℃,新疆和黑龙江的气温远低于-7℃,选择C。第8题,从图中看温室外气温变化,24个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气温变化大,可以推断该日天气最可能是寒潮,选择D。第9题,该地冬季气温低于10℃,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日光温室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温度,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选择B。洱海是位于

7、山间谷地中的高原湖泊,湖岸一侧有狭长缓坡地带。研究人员在洱海岸边建立观测站研究湖陆风和山谷风效应。下图为当地某月白天和夜晚风频图。据此完成10~11题。10.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洱海的(  )A.东岸B.西岸C.南岸D.北岸11.湖岸地区湖陆风与山谷风相叠加(  )A.会使风向变化特征更加显著B.使冬季的风向变化特征比夏季更加显著C.将使湖岸缓坡地区更加干旱D.将进一步加剧湖岸城市的热岛效应解析:10.B 11.A 第10题,根据风频图,该观测站白天吹东南风,风由洱海吹向观测站,观测站可能位于洱海的西北部。夜晚吹西南风,风由观测站吹向洱海,观测站可能位于洱

8、海的西南部。所以观测站最可能位于洱海的西岸,B对。A、C、D错。第11题,湖岸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