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

ID:36044635

大小:4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4-29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_第1页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_第2页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_第3页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_第4页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网-糖和脂质教案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教学设计福建省霞浦第七中学 谢文栋一、设计思想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出发点,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展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本设计的主旨在于创建和谐,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二、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四节。本节共有三大问题:细胞中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及什么作用?细胞中的脂质有哪几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什

2、么结构为骨架。整个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并使学生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初中生物中曾学过相关的知识,但对此学生了解得很浅。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启发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②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③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过程与方法:①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②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

3、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③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五、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六、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七、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情境创设:今天老师上课带着几个问题过来和大家一起来交流:1.假如今天上课已经到最后一节课了,你的身体有何感觉?2.你想吃饭了吗?吃饭后你会觉得又有力气了吗?为什么?(因为补充了能量)3.你认为能尽快为你补充能量的食物是什么呢?(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各种食物)(学生思考

4、问题,展开讨论并自由发言回答问题。)由此转入正题: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很多,但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二)探究新知1.通过自学和归纳,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提出问题:(1)你能否说出一些你熟悉的糖的名字吗?(学生自由发言:白糖,冰糖,红糖等)其实除了以上熟悉甜的糖以外,还有很多糖是不甜的,如淀粉,纤维素等也是糖类。(2)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又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糖类可以分为几类呢?每一种类型的糖类又有哪些具体的糖?它们又有什么功能?(学生认真阅读课文P

5、30-31细胞中的糖类内容,结合以下表格来整理归纳知识结构)a.糖类的元素组成:C、H、O,且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因此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b.种类分布功能单糖核糖细胞中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细胞中组成DNA的成分葡萄糖细胞中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植物细胞中提供能量半乳糖动物细胞中提供能量二糖麦芽糖发芽的小麦谷粒中都能提供能量蔗糖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乳糖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多糖淀粉作物种子,变态根中储能纤维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糖原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储能,调节血糖(3)那么以上表格的单糖和二糖和

6、多糖是如何区分的呢?a.单糖:不能水解的糖b.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乳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展示课本P31图2-11)c.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展示课本P31图2-12)(4)与生活的联系:a.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液中有葡萄糖.你们知道为什么吗?b.糖尿病与糖摄取有关吗?为什么不仅要限制甜味食品,还要限制米饭等主

7、食的摄入呢?c有人认为,吃糖过多或吃得过饱,即使不吃肥肉也很容易引起肥胖,你认为对吗?2.通过谈话和归纳,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什么?(C、H、O、有些含P、N)(2).常见的脂质有哪些?(脂肪,磷脂,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3).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4)在人体内的脂肪对人体有何利弊?(1g糖原分解释放17KJ能量而1g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能量),因此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且还有保温,缓冲,减压,保

8、护等作用。但如果人过多地摄入脂肪,缺少运动,就有可能导致肥胖。体内脂肪过多将增加心脏负担,我们要适度摄入脂肪类食品。若多吃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等,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5)认真阅读课本P32-33一起来总结脂肪,磷脂,固醇的作用和分布:种类作用分布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保护动物的皮下、内脏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