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ID:36077276

大小:34.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5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6)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咏史(其二)左 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②。冯公③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 ①金:指汉代金日,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七叶:七代。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插。③冯公:指汉代冯唐,他直到年老还在做中郎署长的小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2、,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前两句是说松树高大却长在低处,小草低矮却长在高山上。B.诗歌通过“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比引出了对人世间的不公的描写。C.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D.诗歌中引用了金日、张汤、冯唐的典故,照应了题目“咏史”。E.诗人认为冯唐是很有才能的,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2.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 【参考答案】1.CE [C项“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错误,从诗歌中看

3、不出诗人有这种想法和思想。E项“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分析错误,此处用典是为了证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冯唐与金张两家不在同一时期。]2.①全诗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层,每四句为一层,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②全诗抒发了对世族庸碌子弟窃据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屈沉下位这一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懑不平和悲叹。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__,有俊

4、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__,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

5、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

6、“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节选自《宋史·侯蒙传》)【注】 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

7、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解析] 正确标点为: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古代男子1

8、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解析] 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