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

ID:36063844

大小:233.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6)一、选择题1、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西欧加速资本原始积累B.欧洲国家加速商品输出C.文艺复兴在西欧的扩展D.欧洲工业革命纵深推进【答案】A2、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

2、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叙述的就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宗族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其实,这反映出的就是中国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本末倒置,族谱的修订没有移民也会进行;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全都整体开始迁移台湾;D选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

3、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努力推动民主法制各项事业的重建和健全。1981年时,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是(  )A.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完善政治协商制度C.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D.筹备和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A4、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B.白银

4、大量流入中国C.经济作物的扩大D.人口出现急速增长【答案】B5、下列文物或老物件见证了历史变迁,其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C6、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5、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说明通过抗日战争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排除C项。【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名师点睛】抗日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还表现在抗日过程中中国

6、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巨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控制的区域以及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整个抗战过程,就是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抗战结束时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材料反映的就是这种逐渐加强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安徽省黄山市2018届高三一模检测历史试题)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

7、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C.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C8、以下是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列出的知识结构,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领域社会进步存在问题政治共和制度的渐进动荡裂变的时局经济民族工业的春天昙花一现的凋零思想博大宽宏的气象迷离彷徨的选择习俗移风易俗的时尚抱残守缺的遗风A.晚清政府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答案】C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

8、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