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导学案

七下语文导学案

ID:36080652

大小:485.51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19-05-05

七下语文导学案_第1页
七下语文导学案_第2页
七下语文导学案_第3页
七下语文导学案_第4页
七下语文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第一课时班级:___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3.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学法指导】一、知识链接鲁迅(1881—1936),本名,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

2、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我知道的鲁迅还有:。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二、知识预习速读课文,找出以下生词,读后,试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确凿()菜畦()桑椹()油蛉()斑蝥()缠络()攒()珊瑚()豁()敛()脑髓()陌生()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

3、)书塾()三、整体感知,按要求学习。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了个部分内容,先写,后写。2、速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划上记号。3、再读课文,写出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总体上的感受填空:(  )的百草园(  )的三味书屋4、默读百草园部分,把这部分分为三层,写出各层的层意:⑴⑵⑶【复习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záo( ) 菜qí(  ) 桑shèn()  斑máo(  )cuán()成  脑suǐ()  蝉tuì(  ) 倜tǎng(   )2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112/112A、班蝥 消释 绅士 盔甲  B、渊博 签赏 秕谷 罕见C、书塾 臃肿 觅食 恭敬D、质朴 缠络 绣象 和蔼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C、确凿(záo)斑蝥(máo)菜畦(qí)  B、皂荚(jiá)桑葚(sèn)油蛉(líng)C、珊(shān)瑚 秕(bǐ)谷蝉蜕(duì)  D、盔(kuī)甲 骨髓(shuǐ) 倜(tì)傥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写了 的生活和的生活,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伟大的。【板书设计】【学习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5、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3、以雪地捕鸟为例,学习怎样用恰当的动词表现一系列动作的活动。【学法指导】一、情境引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研读赏析第一部分“百草园”1、默读第一段,选文中的词语,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2、百草园为什么是

6、我的乐园?【合作探究】1、齐声朗读第二段。读后讨论—下列问题。A、作者描写了百草园这么多景物,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B、“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性是什么?C、“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行为,它们的共性是什么?D、请同学速读此段下面的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这部分内容。)2.作者先描写的是什么,后描写的又是什么?以你个人的经验、体会,说一说为什么会有无限趣味。3.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112

7、/1124.请一位同学朗读描写冬天百草园的内容。读后,请另一位同学到台前表演捕鸟的动作,看他是否体现出一系列的动词。【复习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菜畦( )桑葚(   )斑蝥( )秕谷( )人迹罕至( )   2、第二段可谓形声色味全,春夏秋齐备,请举例说明。形:声:色:味:春:夏:秋:3、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学习反思】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学法指导】新课导入:上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