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归园田居其三

30归园田居其三

ID:36097772

大小:42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5

30归园田居其三_第1页
30归园田居其三_第2页
30归园田居其三_第3页
30归园田居其三_第4页
30归园田居其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30归园田居其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你还记得是谁“不为五斗米折腰”吗?复习旧知:陶渊明,()时期著名诗人,又名(),字(),在本册书中我们学过他的一篇作品:()东晋潜元亮《桃花源记》陶渊明生活在充满战乱的时期,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的政治抱负,从29岁入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等职,直到41岁归隐。13年的仕途生活,使他看透了官场的腐朽和仕途的险恶,感到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指望,与黑暗的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摆脱官场的羁绊,退归田园,保全自己的品格和气节。陶渊明看透官场的黑暗,对腐败的朝廷感到失望,于是在41岁那年退隐田园。此后,他的诗作大多写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幅恬静幽美

2、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秽(huì)荷(hè)长(zhǎng)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划分朗读节奏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我在南山下锄地种豆,杂草丛生而豆苗稀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

3、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小组合作,问题探讨:1、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辞官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说明了什么?2、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作者的劳作情况。3、归途上,夕露沾湿了作者的衣服,为什么他觉得“不足惜”呢?4、诗句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1、种豆南山下,2、草盛豆苗稀。1、“种豆南山下”是因为地处偏僻,可以免受世俗的干扰2、说明了诗人并不善于种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出晚归此句写诗人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地耕作。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不足惜”是因为诗人经过一天的耕作后,

4、虽然疲累,但是乐在其中,而且他觉得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足够了。“愿”是指: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与世同流合污。主题:诗中描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之情,表达了的志向。一天的劳动喜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D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相互衬托,完美和谐。B.“种

5、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