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地上有块香蕉皮”

案例:“地上有块香蕉皮”

ID:36107125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案例:“地上有块香蕉皮”_第1页
案例:“地上有块香蕉皮”_第2页
案例:“地上有块香蕉皮”_第3页
资源描述:

《案例:“地上有块香蕉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上有块香蕉皮”袁园教学年级:九年级教学设想:1、引领学生从事物表象中认识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灵感,体验人生,培养创造性思维。2、从熟悉的生活想象入手,以小见大,引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拓展创作思路,展示个性思维。教学过程:一、师生互动:(目的:缓解紧张气氛)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的课堂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请大家环顾教室,看看来听课的老师,你们发现他们眼中的期待与关注的眼神了吗?你们知道他们期待什么吗?(生答)我想他们一定想知道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同学们能否有一个出色的表现。大家有信心做好吗?(

2、生答)二、畅谈心声:请同学谈谈平时作文中的困惑。三、导语激趣,引入情境:一个人,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一定是与众不同的。人如此,作文也是如此。那么,作为一篇文章,如何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假如你缺乏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就如那“巧妇”一般,只能是望“文”而兴叹了。今天,老师将送给大家一剂“妙方”,如果你用心体会,定会逐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这妙方就是——“一块香蕉皮”。(板书:地上有块香蕉皮)我已经听到有同学在下面偷偷地笑,并且在小声议论了,香蕉皮怎么可能是妙方呢?如果

3、你不信,我们下面就来试试看!四、思维拓展:(目的:完成引题构思)要求同学们放飞想象的翅膀,按老师的要求大胆思维。思考:1.看到地上有块香蕉皮这个题目,你脑子里想象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2.你想象中的那块香蕉皮是怎样的?它的形态和颜色是怎样的?讨论:3.进一步想象,这块香蕉皮为什么就躺在这里了呢?请你设计一个故事情节。(四人分工:主笔者,小组代表,组员)3要求:构思要合理巧妙,且要给人以新鲜感。(现在请各组代表发言)小结:刚才大家设计的情节都非常有趣,而且有的还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请你们继续构想。4.这块香蕉

4、皮最后的结局又会怎样呢?小结:关于情节的构思就说到这里,同学们想想看……5.这么多的结尾,你认为哪一个更有意义?(请简单说明理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在一边指导)小结:同学们的发言真是让老师大开眼界。不过,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其实,我们还可以设想,这块香蕉皮根本就没有离开这里,它最后的结局还是被孤零零的丢在那里。我想这样的结尾也很耐人寻味,而且还让读者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一、激活思维,捕捉灵感:(目的:借引题迁移)“一块香蕉皮”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表象,我们从这么小,这么不起眼的现象中尚

5、且产生了如此深入的认识和感悟,那么可想而知,我们丰富的生活中该蕴藏了多少写作资源啊!难怪人们说,生活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由“地上有块香蕉皮”我还想到了“一块橘子皮”、“一棵断裂的大树”、“飞过眼前的蝴蝶”、“秋天的蚊子”、“破了的鸡蛋”等等。无论是人、事还是物,我们只要去关注它,体味它,它们的背后,就是我们要挖掘的“宝藏”。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做文章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其实我们缺

6、乏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由“一块香蕉皮”的故事,还能引发你哪些生活得感悟?现在就给你们提供一个最好的交流机会。(学生畅所欲言)小结:多么有创意的思维!如果没有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又怎么会产生这么深刻的思想呢?常常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生活,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第二个罗曼·罗兰。我相信大家还有好多的灵感急于表达,可是时间过得真快呀,今天就只能说到这里了。不过你们可以写出来给老师看。六、自由创作:请大家课下完成你们刚刚构思的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自由拟题。2、大胆想象,表达自己最独特的认识和最真实

7、的感受。3、力求有点新鲜味,读后能给人一些启示。3教学反思:新课标有关作文的新理念,好似一缕清新的春风,给作文教学增添了活力,带来了希望,与此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释放学生的心灵,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作文潜能。这节作文指导课是我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一次教学时间,突破了多年来的思维定势:首先,在作文实践中体现了创新思想。选题鲜活,题目新颖,出人意料;指导具体,方法灵活,内容有趣,学生轻松。其次,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练兵场”。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潜在热情,调动了学生兴趣,推动了思维活动的深入

8、,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从开发学生写作潜能入手,引发学生的思维风暴,有利于作文创新。不同于以前指导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借物迁移,由“一块香蕉皮”想到生活中的诸多表象。不仅能拓展学生写作思路,也利于学生创意性表达和写作,展示了学生独特的个性风格。创新并不难,其实有生活就有创新。广阔的社会生活在给我们的学生提供生活素材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教师无尽的灵感,只要你有“心”!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