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教学案例

《比热容》教学案例

ID:36209779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7

《比热容》教学案例_第1页
《比热容》教学案例_第2页
《比热容》教学案例_第3页
《比热容》教学案例_第4页
《比热容》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热容》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热容》教学案例                                               《比热容》这一节是第十五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所以我仔细研读教材将学案设计如下: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会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3、会用热量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带来帮助)1、比热容的概念是本节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时可以与密度这一物质的特性类比,它们都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都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2、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而改变。2、利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必须统一(2)公式只适用无状态变化时升温或降温过程中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3)注意习题文字中的温度“升高”“升高了”“升高到”“降低”“降低了”“降低到”等不同的说法,要正确辩解,(4)不计热量损失,当热平衡时,Q吸=Q放3、比热容的问答说明题的表述,通常借助Q=cmΔt课前热身(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一、自主学习1、用同样的加热器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证明烧开一壶水所吸收的热量比烧开半壶水所吸收的热量;用同样的加热器烧开一壶水比烧热一

3、壶水所用的时间,证明烧开一壶水比烧热一壶水所吸收的热量,2、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物理学引入了,这个概念是指。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3、观察小资料中水的比热容是,冰的比热容是。  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同学们先自主学习以下内容,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1、用同样的加热器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吗?有什么关系?烧开两壶相同质量的水呢?那么对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吗?请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来支持你的看法。2、完成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简单谈一谈你设计

4、的实验方案(2)实验器材:(选择实验器材时应该注意什么)(3)对水和食用油的选取,应该满足什么条件?(4)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5)实验结论是什么?3、什么叫比热容?单位是什么?水的比热容是多少?读作什么?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那么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与质量、变化的温度以及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吗?5、阅读教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三条来。6、仔细阅读132页想想议议,结合本节课学习的比热容知识来进行解释。7、根据133页想想议议中的提示,试一试总结出物体温度变化时吸热和放热公式。二、

5、合作研讨(对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三、展示讲解(对各小组合作研讨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展示讲解)知识归纳(你一定能够总结出来)1、比热容的定义、单位、物理意义2、比热容只与种类和状态有关3、热量计算公式巩固提升(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必做题1、关于比热容,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铁块比温度低的铁块的比热容大B、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C、比热容与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D一桶水比一滴水的比热容大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2kg的水倒掉一

6、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填“不变”或“改变”)。3、初温200C,质量1Kg的水温度升高了300C,那么水吸收了多少热量?选做题4、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的夏季比内陆地区,冬季比内陆地区,一天之内温度变化比较。课一:074班上课后先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再次明确了学习目标,然后按照以往的惯例对课前热身进行了检查,简要的了解一下学生的预习效果,之后便进入课堂探究,自学时间是

7、8分钟,之后进行分配任务准备展示,第二个探究题目分给了两个小组,其余每小组一个,讨论时间五分钟,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在同学们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学情,只有极少数探究题目学生有异议,其余小组都能够自己解决,我感到很满足,于是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可是事与愿违,学生的展示虽然精彩但是本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课后我进行的思考:课堂探究内容设计过多,学生自学之后能够解决的问题课堂上仍然在展示,这样就浪费了好多的时间,应该对学生放心,敢于少展示不展示,将大展示改为小展示。课二:072班鉴于四班的《比热容》教学,于是对二班的教学进行了改进,其中课堂探究内容中的

8、1、3、4、7进行了组内小展示,对课堂探究5的学习参照了密度这一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