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

ID:36282684

大小:50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8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芜湖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四校联考物理试题—、选择题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A.科学假说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D.控制变量【答案】C【解析】【分析】这四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常用到的,根据每种方法含义可以做出判断;【详解】A、所谓科学假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

2、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A错误;B、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问题上,将两个力与等效的一个力作对比,所以B错误;C、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

3、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所以C正确;D、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所以D错误。【点睛】知道各种方法的确切含义,再来判断就很容易了,理想模型是我们高中经常遇到的,如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模型。-17-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

4、产生的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相同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是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受力物体的力.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地球各处的重力加速度g可能不同,根据维度和高度有关。【详解】A项: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所以是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故A错误;B项: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5、,如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故B正确;C项:地球各处的重力加速度g不同,根据G=mg可知,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不同,故C错误;D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如一个物体在另一个静止的物体上滑动时,静止的物体也受到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弹力、摩擦力、重力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如图为“2016年中国好声音”娱乐节目所设计的“导师战车”战车可以在倾斜直轨道上运动。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m的倾斜轨道

6、冲到学员面前,最终刚好停止在轨道末端,此过程历时4s.在战车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战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17-B.根据题中信息可以估算导师战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25m/s2C.战车在倾斜轨道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导师战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可知,“导师战车”先加速后减速,结合车运动的特点分析车的超重与失重、车的受力以及平均速度。【详解】A项:车的位移是10m,时间是4s,所以可以求出平均速度,故A正确;B、C项:、“导师战车”沿斜面的方向先加速后

7、减速,不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大小不好估算,故B、C错误;D项:由题可知,“导师战车”沿斜面的方向先加速后减速,加速的过程中有沿斜面向下的分加速度,车处于失重状态;当车减速时,车有向上的分加速度,车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故选:A。【点睛】该题以生活中的情景为模型,考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理解车的运动过程为先加速后减速。4.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的受力个数不可能的是(  ).A.2个和4个B.3个和4个C.4个和4个D.4个和5

8、个【答案】ACD【解析】-17-B至少受到重力、A对B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因此B受到4个力或5个力;而A受到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