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

《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

ID:36311792

大小:4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_第1页
《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_第2页
《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章程NewCurriculumResearchThink-tank总则第一条本机构全称为:《新课程研究》智库英文名称为:NewCurriculumResearchThink-tank,缩写为NCRT。第二条本机构性质:以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新课程研究》杂志社为发起单位,以《新课程研究》杂志、网站、微信、微博等为支撑,集合海内外知名学者、知名课程改革专家、高校知名教授、特级老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以及各地教育界精英和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借助杂志和网络平台,开展服务期刊发展、服务教

2、育的各项活动。第三条本机构宗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整合教育界精英,促进学科交流和实践经验介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为根本宗旨。第四条本机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邮编:430079电话(传真):027-50738350。第二章主要职能第五条本机构业务范围:(一)组建和发展教育人才库,发挥成员群体智力优势,搭建智库成员之间,智库与学校之间,智库与教育之间,智库与社会之间以及其它社团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二)发挥智库成员在教育领域的优势,

3、组织成员积极参与期刊发展过程,使智库成为期刊发展的外脑、智囊、思想库,帮助期刊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打造教育和文化品牌作出贡献。(三)利用智库的智力优势,针对教育热点焦点问题开展培训、研讨、论坛等活动;组织、促进和参与各地的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四)利用智库资源,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五)其他依法并符合本智库宗旨之事项。第三章成员管理第六条加入智库的成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二)认可本杂志的智库章程;(三)有加入智库的意愿;关注《新课程研究》杂志期刊发展与成

4、长,并愿意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四)各大专院校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机构的教授、研究员,省市县级各学科教研员,中小学校长,教科室主任,特级教师,省市县级教学骨干、名师,在国家级刊物刊发文章5篇以上基础教育课程研究论文等。具备以上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报名参加《新课程研究》杂志智库。第七条加入智库的程序:(一)本人提出申请,或接受智库管理人员的邀请;(二)如实填写《新课程研究》智库成员申请表;(三)智库管理方审核通过。第八条智库成员的权利:(一)应邀参加智库组织的有专家、学者讲演的报告会;与主讲人小范围餐叙和沟通;应邀参加

5、境内或境外的参观、考察活动;(二)作为嘉宾参加智库举办的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参加智库专题活动并作发言;(三)优先获得智库的各种服务咨询;(四)乐于承担为期刊组稿、审稿的编外任务;(五)向智库推荐课题、特色专题的讨论议题或活动场所,向智库推荐发展新成员;(六)向智库成员定期定时赠阅全年杂志电子版1份;(七)不收取成员任何会费,在同等文稿水平的情况下,智库成员的科研成果优先刊发2-3篇;(八)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第九条智库成员义务:(一)遵守智库章程,执行智库的决议,维护智库合法权益与形象;(二)加入《新课程研究》智库

6、官方QQ群385457083,积极参与智库话题的网络讨论;(三)积极参与智库各类线下主题讨论和社会调研活动,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四)关心和支持《新课程研究》的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为杂志的发展贡献力量;(五)联络方式等有关信息资料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智库。第四章附则本章程解释权属于智库管理处,设在杂志社,属于常设机构。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1804电话(传真):027-50738350Email:xkcyj2012@126.com《新科程研究》杂志智库成员申请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相片政治

7、面貌籍贯学历毕业院校专业方向职称工作单位、职务特长通讯地址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传真其他社会职务主要学术成果所获主要奖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