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ID:36312577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_第1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_第2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020106)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的积极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深厚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能够胜任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经济投资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评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规划与决策、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项目合作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经济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研究方向A.人力资源经济学B.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

2、研究C.资源、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三、招生对象  已获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核合格,经面试合格者。四、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三年。五、课程设置A类:1、政治理论课(3学分)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6个学时);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1学分,18个学时)2、英语(4学分)B类: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C类:人力经济学(2学分)可持续发展理论(2学分)D类:人

3、口经济学(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2学分)社会保障学(2学分)增长经济学(2字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题研究(2字分)资源经济学(2字分)环境经济学前沿(2字分)人口与社会经济统计(2字分)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2字分)区域经济学(2字分)六、培养方式  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根据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由导师负责具体的研究生培养工作。  校、院公共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自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导师的有关课题研究。七、考核方式 

4、 公共课及专业课的考核以命题笔试为主,专业课的考核以课程专题研究论文为主,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第二学年结束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开题报告,由所组织有关专家审议。论文题目确定以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九、答辩和学位授予学位论文完成以后,答辩前应请两位专家(其中一位为外单位)评阅。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论文答辩。  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正式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第一作者),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由校学

5、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和论文答辩结果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十、阅读文献书目:1.《人口原理》[英]马尔萨斯,2.《人口通论》[法]索维3。《人口增长经济学》[美]朱利安·西蒙,4《人力资本投资》[美]西奥多·W·舒尔茨5《人力资本》[美]加里..贝克尔6《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7《21世纪议程》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期刊:1.《经济研究》2.《经济学动态》3.《人口研究》4.《中国人口科学》5.《人口与经济》6.《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7.《劳动经济研究》8.Demography9.JournalofLaborEconomics10.Jou

6、rnalofUrbanEconomics11.JournalofHumanResourc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