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ID:3633939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9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1页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2页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3页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4页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

2、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三、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准备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3.准备好歌

3、曲《九一八小调》和《松花江上》两首歌词和歌曲。4.由学生代表扮演周恩来、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角色,由他们自己写稿并在课堂上模拟《西安谈判》。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方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你想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吗?谁知道我国的国耻日是哪一天?有什么来历?……我们要学好历史不忘国耻警钟长鸣。学习新课:投影(或挂图):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并说出时间和大体经过。板书: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

4、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回顾及复习:投影: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日本侵华步骤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进占上海1932年

5、扶植溥仪在沈阳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3年侵占热河省和河北东部,威胁平津 过渡语:1935年,日军又大举南下把侵略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蒋介石却继续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一心只想剿灭红军。他的做法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也引起了一些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不满。接下来发生的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二、西安事变(1936.12.12)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1.发动事变的是谁?事变

6、前他们被蒋介石派去执行什么任务?后来为什么与红军停了战?2.“兵谏”是什么意思?张、杨发动“兵谏”的目的是什么?3.分组讨论:(1)抓住了蒋介石以后该怎么办?如何处置他呢?(2)西安事变最后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现在抓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了什么?(3)你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什么意义?课堂小结:投影:巩固练习:1.“九一八”事变发生在A、1930年    B、1931年     C、1932年     D、1933年2.抗日民

7、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宣言》发表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瓦窑堡会议召开3.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内部出现分化        B、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相对弱小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全国人民要求和平解决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无论日本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1)以上密电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2)从电文看,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持什么态度?(3)张学良采取了什么行动

8、?导致了什么后果?5.思考题:如果西安事变不和平解决,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七、教学反思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重现历史事件等做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