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

ID:36349783

大小:11.1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09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_第1页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_第2页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_第3页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_第4页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放射诊断总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elloWelcomeToLearningRadiology!放射诊断第一节总论医学影像学(medicalimageology)利用影像表现特点进行临床诊断的一门临床诊断学科借助不同成像手段使人体器官结构、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显现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Radiology)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传统X线诊断(X-raydiagnosis)超声成像(ultrasonography,USG)r闪烁成像(r-scintigraphy)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发射体层成像

2、(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ionemissiontomography,PET)介入放射(Interventionalradiology)学习目的了解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掌握图象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正常、变异、异常与病理基础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一、X线成像X-rayRadiology伦琴夫人手的X线片(1895年12月22日),人类第一张X线照片。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发现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纳德·伦琴(WilhelmConradRöntgen)1895年11月8日克鲁克

3、斯管(Crookes’tube)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产生应具备3个条件自由活动电子群电子群以高速运动电子群在高速运动中突然受阻X线成像设备基本结构1、X线球管(X-raytube)产生X线的基本装置,也称阴极真空管2、变压器(transtermer)高压发生供X线管两极,低压发生供阴极灯丝3、控制器(console)调节电压、电流及曝光时间X线的发现、产生和特性——特性穿透性: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物质荧光效应: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可见光感光效应:Ag+→Ag电离效应:分解物质、生物学改变X线影像形成的基本原理X线本身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差别成像设

4、施:荧光屏、胶片自然对比人体不同组织间自然存在的密度差别骨骼:68%为钙质,X线片为白影软组织和液体:X线片为灰白影脂肪组织:X线片为黑灰影气影:如肺组织或肠内积气,X线片为黑影X线图像特点灰阶图像物质的密度与厚度叠加影像、投影总和放大失真与伴影X线检查技术普通检查:透视和摄影特殊检查:体层摄影或钼靶摄影等造影检查:引入造影剂X线普通检查透视(fluoroscopy)简单方便、廉价快捷、动态不能永久成像,细微结构显示不清摄影(radiography)永久成像显示清晰对比研究区域限制动态限制费用较高X线特殊检查体层摄影(tomography)荧光摄影(fluororadiography)

5、软线摄影(softrayradiology)高千伏摄影(highKVradiography)其它:放大摄影X线造影检查对比剂(contrastmedium)造影方法:直接引入间接引入检查前准备及造影反应处理人工对比人为地引入某一种对比剂(contrastmedia)或造影剂使其与周围组织产生对比而显影对比剂:气体、钡剂或碘剂导入所要检查的结构或器官内或其周围造影检查阳性对比剂:碘剂、钡剂不透X线阴性对比剂:气体等易被X线透过直接引入:口服、灌入、注入腔道、腔隙或组织间间接引入:即生理积聚——吸收与排泄,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碘对比剂使用前注意问题了解过敏史作过敏试验有过敏史者高度

6、重视过敏试验阴性者可造影,预防性用药尤为重要严格掌握禁忌症对比剂的选择,非离子型对比剂更为理想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综合应用选择原则以临床要求和部位为依据影像学检查应先简单,后复杂注意灵活性、根据情况综合应用以实际出发,即解决问题,又尊重病人意见,减轻负担X线检查中的防护意义:X线检查,避免不必要的损害防护范围:工作人员、病人、无辜人员防护设施与设备:影像增感技术高速增感屏快速X线感光片防护技术: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原则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数字X线成像CR:Computer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成像,IP(ImagePlate)板读取、处理、存储、打印成像。借助X光机和计算机

7、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DR:DigitalRadiography,直接数字X线成像(DDR),平板探测器--X线信号直接转换为电信号X线诊断原则及步骤——原则(必须熟悉和了解)正常解剖和生理的X线表现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病理和生理变化X线表现病史、症状及体症临床其它资料X线诊断步骤评价照片质量与条件按一定顺序观察每一个部位分析病变强调注意:位置与分布、数目、形状、边缘、密度、邻近器官组织改变、功能改变异病同影,同病异影影像检查的时间因素与对比复查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