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

ID:36398957

大小:868.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09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_第1页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_第2页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_第3页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_第4页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几种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饲料酶制剂现市场上常见的饲料酶制剂多为复合酶,其成分木聚糖酶、α-淀粉酶、(酸性或中性)蛋白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中的几种。如何准确检测其中的一种酶制剂的活性?酶制剂检测原理酶与一般催化剂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是它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酶制剂检测原理样品检测:酶制剂检测应用酶对底物专一性的特点,采用高纯度底物,专一检测某种酶制剂对底物的降解,然后测定产物含量(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通过用其高纯度的产物制作标准曲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读数查出对应的产物含量,然后计算酶活。酶制剂检测原理

2、A.а-淀粉酶1.碘淀粉显色法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检测出未被淀粉酶分解的淀粉,运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碘反应蓝值的变化,然后查表读取酶活。特点:测定а-淀粉酶的碘淀粉显色法是专一性较高、操作较简便、准确性也较高的方法。A.а-淀粉酶2.DNS显色法原理: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将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还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显色基团,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糖的浓度成正比,故可求出麦芽糖的含量。特点:专一性不高,易受其他淀粉酶(主要是β-淀粉酶)的干扰,因此,碘淀粉显色法应用较多。B.蛋白酶1.

3、Folin法原理: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产生酪氨酸等酚基氨基酸,在碱性条件下,酚基氨基酸与Folin试剂反应生产蓝色物质,于680nm比色测定光吸收值,计算酶活力。该法的准确性及灵敏度都较高,在国内已得到公认,是应用最广的方法,我国的部颁标准及各大酶制剂生产企业都采用该法。B.蛋白酶2.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产生酪氨酸等酚基氨基酸,利用酪氨酸在280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测定计算酶活。特点:紫外线操作比Folin法简便,但灵敏度仅为Folin法的1/10。C.产还原糖酶制剂现今采用的还原糖法通常是比

4、色法,黄色的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与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共热后,自身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显色反应与不同聚合度同源寡糖还原性末端的含量成正比。特点:易于操作,价格低廉,方便快速,重复性好C.产还原糖酶制剂能产生还原糖的酶有: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等。半纤维素酶是分解半纤维素(包括各种降戊糖与聚己糖)的一类酶的总称,主要包括β-葡聚糖酶、半乳聚糖酶、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C.产还原糖酶制剂1.还原糖法2.粘度法3.琼脂平板扩散法4.可溶性的染色底物1.还原糖法还原糖是指含有

5、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2.粘度法原理:酶作用于具粘性的非淀粉多糖底物,使粘度下降,通过粘度计测定流速改变来计算酶活力。该法灵敏度较高,可形象反映外切酶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方式,较适宜于饲用酶活性的测定。特点:重复性差,费时、操作复杂、单位难以换算成国际单位。3.琼脂平板扩散法原理:将NSPS底物与琼脂混融制成琼脂平板,将酶样点于琼脂板上的小孔中,培养一定时间,选用能与底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显色剂染色,显示出染色背景区和无色透明的水

6、解区,水解区直径与酶量的对数呈正相关,由水解区直径计算酶活力。特点:灵敏度高,是还原糖法的100倍,测定所需样品量微,无需特殊设备。4.可溶性的染色底物原理:人工合成的含色原基团的底物在酶的作用下释放出有色物质,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有色物质含量,计算酶活力。特点: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但合成底物与天然底物有区别,对结果的准确性可能有影响,并且底物昂贵。D.脂肪酶原理:脂肪酶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甘油三酯水解成脂肪酸、甘油二酯和甘油,所释放的脂肪酸,可用标准碱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pH或酚酞指示反应终点,根

7、据消耗的碱量,计算其酶活。反应式为:RCOOH+NaOH→RCOONa+H2OE.植酸酶1.国标法(钒—钼酸铵法)原理:利用植酸酶水解植酸钠产生无机磷,再加入酸性钼钒试剂终止反应,同时与无机磷反应生成黄色钒钼磷络和物,在415nm比色测定含磷量,再以标准植酸酶为参照物,间接计算被测样品中植酸酶的含量。E.植酸酶2.硫酸亚铁—钼蓝法原理:利用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酶释放无机磷的原理,通过加入盐酸使水解反应停止,然后加入钼酸铵及FeSO47H2O的混合液使溶液显色,在720nm波长下测定其吸收值,以标准酶为参照物,间接

8、计算被测样品中植酸酶的含量。E.植酸酶3.丙酮—磷钼酸铵法原理:磷酸盐与过量的钼酸铵在酸性条件下混合后,可慢慢生成黄色磷钼酸铵,加入丙酮后使黄色物质提出来,在355nm波长处测吸光度,灵敏度增加10倍。特点:钒—钼酸铵法灵敏度最高,丙酮法稳定性最好,抗干扰能力较强。E.植酸酶4.VC—钼蓝法原理:该方法是利用植酸酶可以水解植酸磷释放无机磷的原理,通过加入三氯乙酸使反应停止,然后加人钼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