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

ID:36460422

大小:11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0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_第1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_第2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_第3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_第4页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毕业论文题目:大学生逃课行为及心理研究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延陵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07营Y学生姓名:熊志磊学号:07122427指导教师姓名:孙春军职称:讲师评阅教师姓名:职称:2010年6月11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逃课在高校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学生自主学习、厌学、意志力和自治力缺乏,学校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和教学管理的松散、不到位都是引起逃课的原因。要杜绝大学生的逃课行为,必须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相关制度、实施主体教育、严格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

2、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却十分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高校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生代写论文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高校学生逃课现象却非常普遍,许多大学生都有逃课的经历,甚至出现了经常不上课的逃课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大四毕业班学生出现空巢现象,这不仅折射出就业难与扩招热,更使得大学本科教育无奈缩水

3、。因此,高校大学生逃课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心理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11一、引言大学生作为成熟的独立个体,虽然他们自身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但却受到社会大环境、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他们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学校管理乃至教育事业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因此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持续的探索,使人们对其现状的认识更加切合实际,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反思和应对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

4、在20%左右,基础课在25%左右,公共选修课则高50%,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不容回避的事实,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性。如从学历来说,专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有关。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但这方法也

5、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分析(一)主观原因分析1.对本专业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的厌恶心理部分学生因为大学入学选择专业时并非是出于自愿选择,而是被调剂到所学专业的,本身就对这种非自愿的调剂有厌恶心理,因此学习中缺乏动力。还有部分学生是在家长或亲戚朋友的劝说下才选择了本专业,自身并不喜欢,也有部分同学并不了解所选专业,仅凭自己的想象选择专业,入学后才发现专业与自己的想象差距甚远,因而大失所望。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发生逃课现象。2.受周围逃课

6、同学影响的从众心理11从众心理最能影响那些自信心不强、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学生的行为方式。在大学时期,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那些敢于向传统挑战、不遵从常规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普遍羡慕。因此,一部分标新立异的学生以逃课、上网游戏等来表示他们的与众不同,与此同时也就带动了一部分同学逃课行为的发生。1.不重学习过程只重学习成绩的投机心理现在高校的课程考核要求相对是比较松的。一般必修课可能还需要学生下一番工夫学习(即使这样,一些文科类课程只要考前死记硬背,同样可以取得高分),而大部分选修课则以开卷形式或只需要学生交一篇作业就可以顺利过关。这无疑对一部分学习目

7、的不是很明确的学生产生了误导,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至于大学校园内出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2.迫于就业或生活压力的无奈心理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社会现象,迫使在校生要未雨绸缪及早考虑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等来增加就业的筹码;另外,一部分来自老、少、边区或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的学生,因为沉重的家庭负担被迫选择兼职打工,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由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忙于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备考、兼职、打工的时间和上课时间产生冲突时,大多数学生为图眼前的利益,毫不犹豫地选择逃课。(二)客观原因分析1.教师的教学乏善可陈教师的教

8、学,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投入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