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

ID:36604750

大小:13.12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09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_第1页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_第2页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_第3页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_第4页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新课程历史体系选修模块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哈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据《牟平县志》记载“海上诸邑,凡山水会聚形势殊异者,其来脉过狭,往往被人力凿断。否则,以石剑镇之。”这反映出A.中国传统墓葬文化的风水信仰B.宗

2、教文化发源于我国北方沿海C.商品经济发展受地理因素制约D.图腾崇拜在当时社会广为流传提升人文素养拓展训练AD2.我国古代对“死”有很多讳称,天子的“死”通常称作①羽化    ②晏驾     ③寿终④仙逝     ⑤山陵崩A.①④⑤          B.②⑤C.①③          D.②③⑤提升人文素养拓展训练死人是一件悲伤的事,因此,遇到这种情景,人们都忌讳随便说个“死”字,尤其当着死者的亲属面说个“死”字,是很不礼貌的,会使人更加伤感。所以,前人为死字创造了许多别称,例如:崩:是称天子之死

3、。(崩是自上坠下的意思)升霞:是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星驾:是称天子之死。赛:是称诸侯之死,(古代二品以上的官员之死称蔑)卒:称大夫之死。(卒是终的意思)不得:是称士人之死。寿终正寝:称成年男子特别老年男子的正常死亡。寿终内寝:是称成年女子特别是老年妇女的正常死亡。失怙:是自言父亲之死。(怙是依靠的意思,失怙就是失去了依靠)失恃:是自言母亲之死。(恃是依靠的意思,失持就是失去了依赖。《诗经》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之句)殉:称有所作为、追求理想、道义而舍生者。

4、殉国:称那些为国难、为国家民族利益而舍生者。(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人们称他的死为“以身殉国”。)殉道:称那些为国难和正义而舍生者。(《孟子·尽心》:“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殉节:是称那些为节义而舍生者。殉难:称为国家或为正义而舍生者。遇难:称因被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者。被难:是称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死亡者。遇难:称因被迫害或发生意外而死亡者。被难:是称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死亡者。罹难:称遭受灾祸或疾病而死者。(推音黎)藏难:是称领袖人物、革命志士遭受人为的灾祸而死者。遇害:称因意

5、外之事而死者(如因飞机失事和车祸死的)。牺牲:是称为了正义事业舍弃生命者(如在战场上最后战死者)。就义:称为了正义事业被敌人杀害者(就义,即成就义)。逝世:称一般成年人之死。  去世:称一般成年人之死。谢世:对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称。  长逝:称年高有德之人的死。仙逝:民间恭维用语,是问候亲友家中死去亲人的关切用语。百年:称年高的长辈之死。  远游:旧时称老年人之死。登仙: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作古:旧时称年长者之死。永别:称亲朋好友之死。分手:是丈夫称妻子或妻子称丈夫之死(即分开之意)。陨:是称元

6、帅、大将之死。(如将星陨落)溺:称未成年人之死,亦称找死者。夭:称幼年人之死。  困:古称上等人物之死。馁:称饿死者。羽化:古称成仙为羽化,称年高或尊长者之死。(苏拭《胡《堑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弃养:对父母去世的委婉说法(父母去世,子女不能奉养,锁甜。弃养。)迁化:谓一般人之死。(《汉书;外戚传》:“恕迁化而扬下令,魄放逸以飞。)圆寂:是称佛或僧侣的逝世。涅褩:称佛之死。见阎王:谓做过坏事的人之死。上西天:含贬义,对做过坏事的人的死亡代称。其他对“死”的婉称有:百年之后、仙游、

7、升天、上天、归天、归西、归阴、老了、过去了、故去、过世、走、去等等。主讲人:赵立多单位:哈师大附中“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夏商周初现雏形第1课秦朝正式确立第2课汉唐宋元不断强化第34课明清达到顶峰第4课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历史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氏族公社时期奴隶社会:夏朝-

8、奴隶社会的形成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秦朝(正式确立)至明清周朝东周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秦清朝(公元前221年——1912年)夏商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新课导入:主讲人:赵立多单位:哈师大附中“史料研读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研究——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