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

ID:36612859

大小:720.9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3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_第1页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_第2页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_第3页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_第4页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7卷第3期2008年5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Journalof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V01.37No.3May200820世纪中国青铜编钟研究及其制作应用关晓武(内蒙古师范大学醉学史与科技管理学院,内蒙古呼争浩特010022)摘要:清代以后.青铜编钟的研究与制作应用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为第l阶段。关于青铜编钟的研究开始跳出旧式金石学的范畴;20世纪50年代一80年代中后期为第2阶段.

2、青铜编钟的相关研究逐渐拓展开来.尤其是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以曾侯乙编钟研究和复制为中心所开展的工作.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青铜编钟的一些模糊认识.将青铜编钟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为青铜编钟的制作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第3阶段,随着青铜编钟考古实物的不断增加.对青铜编钟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青铜编钟的制作与应用也逐渐兴起.关键词:青铜编钟;技术史;考古学;礼乐文化中图分类号:G3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35(2008]103-0427-08青铜编钟是反映中国地域文明演进过程的一类典型器物,其

3、起源与发展主要是在中国的地域范围内发生的.古往今来,青铜编钟的铸制与应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关于青铜编钟的研究,宋代以前是以对经史文献的疏证为主的.中国历史上,时世动乱、朝代更替的事情经常发生,致使青铜编钟的铸制技术与使用制度时有遗失,后世常依据《周礼》及《考工记》“凫氏为钟”节的有关记载,来进行钟制研究和应用实践.宋代至清代,青铜编钟研究主要限于金石学研究范畴.金石学著作纷纷问世,其中著录的青铜编钟实物及评述为当时的人研究、制作和应用青铜编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清代以后,青铜编钟的研究与制作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将其划

4、分为3个阶段.1第1阶段(清代以后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阶段,学者关于青铜编钟的研究开始脱出旧式金石学的范畴.之前关于青铜器的著录和研究,以铭文和文字训诂为重点.王国维首先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利用金文研究殷周的历史,把青铜器铭文和历史学密切地结合起来[1].他的《观堂集林》中有多篇关于青铜器研究的著作,对青铜编钟类乐器也多有涉及,如卷十八的“克钟克鼎跋”、“夜雨楚公钟跋”、“鄙钟跋”,结合铭辞对克的封地、楚公钟的作器者和鄙的所在地进行了考释.在古代金石学和中国现代科学的考古学之间,王国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青铜器形制的发展和器物的断代,王国维没有找

5、到适宜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所以他对于青铜器的研究成就并不大.青铜器的综合性研究能成为-H独立学科,其基础是由郭沫若和容庚奠定的.郭沫若对两周时期的青铜器作了系统的断代研究,著成《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和《彝器形象学试探》,其中不乏关于青铜编钟铭辞等方面的内容;容庚对青铜器的彝器部分作了尽可能的综合考察,他的《商周彝器通考》里对此有缜密的论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书中下编第4章是对钲、句镭、铎、铃、钟、绰于、鼓等乐器和钟的悬挂件钟钩的专题论述.当时中国的科学考古学还处在起始阶段,由于采用了新的方法研究青铜器,他们开创了青铜器断代和分期研究的新领域,使

6、青铜器的研究开始走出旧式金石学的范畴,对于青铜编钟研究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唐兰的《古乐器小记》对钟、锝、罅、钲、铙、铎等钟类古乐器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钟的源起、《考工记》。凫氏为钟”的章句、钟体各部位的名称、钟的别名、钟旋和斡的差异以及“肆”、。堵”所表示的编钟数量,从铭辞、器物形态和文字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他关于甬钟起源于竹莆的观点至今仍为一些学者所引用发挥.收稿日期:2007一08—29基金项目·内蒙古高校科学研究项目(NJ03042)作者简介·关晓武(1970一).男,安徽省肥东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技术史、传统工艺与物

7、理学史研究.万方数据·428·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第37卷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墓葬出土了两组编镩:5件蟠螭纹编镩,14件散虺纹编锝.郭宝钧推断山彪镇墓葬可能是魏国贵公子墓,时间在公元前300-240年之间[3].当时曾拟请古乐家测定这两纽编镩的音律,并灌制唱片、仿铸实物,以广流传,但受社会动荡形势的影响,未能付之实现.这一阶段所出现的应用现代仪器对青铜编钟进行检测研究的工作,是青铜编钟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揭开这一研究方向序幕的当首推刘复.20世纪30年代.由刘复主持,采用a1=435Hz的音叉和“审音小准”,对北京故宫和天坛珍藏

8、的清宫古青铜编钟和编磬进行了测音工作[4].对故宫所藏钟磬测定音律的有500多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