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的研究进展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

ID:36630266

大小:60.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尿激酶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尿激酶的研究进展姓名:彭川蓉学号:201540306002班级:2015级中药资源与开发班摘要:介绍尿激酶近年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其在临床上的局部运用做出阐述,并对其研究与运用前景提出展望。尿激酶是纤维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大量运用于治疗新鲜血栓性闭塞性疾病、肺栓塞、急性脑血栓形成、脑血管栓塞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关键词:尿激酶;临床运用;研究进展前言:尿激酶从健康人尿中分离的,或从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一种酶蛋白。由分子量分别为33000(LMW-tcu-PA)和54000(HMW-tcu-PA)两部分组成。可直

2、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后者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尿激酶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在静脉滴注后,患者体内纤溶酶活性明显提高,停药几小时后,纤溶酶活性恢复原水平。一、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一)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型脑卒中是脑梗死中比较难治的一种,常规治疗效果欠佳,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外一线抗凝药物为低分子肝素,本研究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治

3、疗进展型脑梗死,并以低分子肝素钙为对照。研究总结目前认为,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的病因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炎的基础上,合并动脉痉挛或血液内凝血因子改变,使血液自凝[3],导致血管管腔狭窄、闭塞,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其半暗区内细胞形态未受破坏,缺血24~72h内仍具有一定可逆性。促进血流供应为主要手段,抗凝溶栓治疗为早期首选方法。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4],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导致高血液粘稠度,引起血栓形成,因此在急性脑梗死中降低纤维蛋白原是防止血栓继续形成和增大的关键性措施。在脑缺血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前,静滴降纤酶,能降低血液中增

4、高的纤维蛋白原,溶解血栓使动脉再通,能减少或消除脑缺血损害。由于尿激酶静注后半衰期为14min,维持时间短,加用半衰期长,具有降纤、抗凝及脑保护作用的降纤酶能巩固溶栓疗效,预防再梗死。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没有1例合并脑出血。由此认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降纤酶能达到稳定的溶栓、降纤、抗凝效果,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行性.方法13例经造影证实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

5、器,后在监护下经患者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持续溶栓治疗,尿激酶(UK)用量900万U~1600万U.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患者无症状,下肢造影示深静脉通畅;显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下肢造影示深静脉回流畅,但壁不光滑,血管内径>70%;有效:症状有所缓解,造影示血栓残留,血管内径<70%;无效:症状及下肢造影均无改善.结果13只下腔静脉滤器均展开良好,无移位.其中:痊愈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0例,溶栓过程中未出现肺动脉栓塞症状及出血现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浅静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三)不同剂量

6、尿激酶在恶性肿瘤患者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应用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疏通恶性肿瘤深静脉导管堵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2年5月深静脉导管部分和完全堵塞的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200万U尿激酶加入500ml生理盐水(浓度为4000U/ml)进行疏通导管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浓度为2000U/ml的尿激酶进行疏管,观察两组的导管再通率和再通时间。结果88例导管堵塞患者尿激酶疏通治疗后,共有80例导管再通,观察组总再通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时间为

7、14.6±3.1min,与对照组13.2±2.9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堵塞的恶性肿瘤深静脉导管,采用4000U/ml的尿激酶可有效安全疏通导管。(四)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老年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目的:观察探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老年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92例年龄在65岁以上的、因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接受溶栓和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阿司匹林

8、、氯吡格雷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