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

ID:36633681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_第1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_第2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_第3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_第4页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陈雪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数学是大家认为比较枯燥的一门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数学课堂快乐起来。关键词:兴趣激发培养数学教学正文: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作为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才能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

2、生机与活力,也才能最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而转变的关键是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下面围绕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几点做法:一、课堂引入激趣法。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抓住学生的心弦,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的课堂引入方法:(一)、悬念引入。在讲新知识之前,教师7应巧设悬念,创设情境,渲染一种乐学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

3、极状态。例如在讲有理数减法运算之前提出这样的问题:“较小的数能减去较大的数吗?”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就会认为不可以,此时教师给出由-5+10=____;得____-10=-5,让学生自己计算得出答案。当学生得到答案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急于想弄清“较小的数怎样减去较大的数?”由此产生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游戏”引入。基于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内容,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既能很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

4、的信心。例如在上初一数学6.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教师准备好两根绳子,让四位学生在教室里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不断改变坐标原点时,其他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象限和对应的坐标。通过做游戏,学生兴致勃勃,很快投入课堂的学习。  (三)、趣题引入。通过一些奇妙有趣的数学题,导入新课。找一道有关本节内容的、易于理解的趣题作引例,牢牢抓住学生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思维,使学生既对本节内容感兴趣又大致了解本节知识乃至用途。7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开头一节选用引例:“一百和尚一百馍,大和尚一个吃仨(馍)

5、,小和尚仨吃一个(正好吃完),问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由于例子本身的幽默性,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将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解法,学习方程知识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四)、数学史话或趣味故事引入。通过数学史知识的介绍,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数学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故事对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根据所要学的内容,讲一个有关的故事。例如在教“三视图”这一课时,讲了这样

6、一个故事:从前,有五个盲人聚在一起,听说大象很大,他们很想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决定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着大象的鼻子说:大象是弯曲的。第二个人摸着大象的肚皮说:大象是一堵墙。第三个人摸着大象的腿说:大象是一根大柱子。第四个人摸着大象的尾巴说:大象是一根绳子。第五个人摸着大象的耳朵说:大象是一把扇子。同学们,大象真的象他们所说的那样吗?你能明白这是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7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自发的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态,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

7、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可能是不一样的结果,从而引出课题:三视图。二、课堂授课激趣法。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地工作和学习。学生若对数学感兴趣,不仅会促使他们刻苦钻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本课内容,充分挖掘教科书,精心设计多元化的课堂形式再度引发兴趣,如联系生活实际、动手操作、保护好奇心、利用好胜心激趣。让学生通过亲自的身心体验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一)、联系生活现象激趣。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

8、用于现实”。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学以至用,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才能感兴趣。例如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提出:“为什么我们盖房子的时候,为了加固房屋会把屋顶的钢架设计成下面图形?”图17学生立马就能联系到这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又如在学习“垂线段最短”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数学知识在现实生中的运用,设置问题:“如图2,在铁路旁边有一个村庄,现要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