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课件1

《伶官传序》课件1

ID:36699343

大小:1.65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0

《伶官传序》课件1_第1页
《伶官传序》课件1_第2页
《伶官传序》课件1_第3页
《伶官传序》课件1_第4页
《伶官传序》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第五单元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高考导航【解析】本题考查“乃”“以”“者”“而”四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乃”,均为副词,才。B.“以”,第一个是连词,表目的,来;第二个是连词,表结果,以致。C.“者”,第一个是助词,……的人;第二个是助词,……的地方。D.“而”,第一个是连词,表承接;第二个是连词,表修饰。【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平时要注意梳理和积累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

2、用法。答题方法:①上下文推断法;②代入筛选法;③例句推断法;④结构推断法;⑤标志推断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词,就能判断出虚词的意义和用法。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功名。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D.朱筠致

3、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解析】本题从曲解词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中“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的说法错误,原文中的表述是“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诸生贤者”意为“贤能的生员”,并非其“门下学子”。【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下

4、列词:原、恨、其、乃、纳、贼、泣、何其、本、逸豫、忽然。2.归纳“与、归、遗”三个多义词的义项。3.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4.理解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1)例证法。(2)对比论证法。课前预习6.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以散文成就最高,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欧阳文忠集》。还编写了两部史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和《新五代史》,二书均收入官修的“二十四史”。欧阳修的诗文革新

5、理论与韩愈一脉相承。著名的政治散文有《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状物怀人叙事散文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洛阳风土记》《洛阳牡丹谱》《洛阳牡丹图》,是我国最早的三本有关牡丹的专著。晚年著述《六一诗话》,多评述北宋诗人的作品,也涉及唐诗。7.了解背景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这三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得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因而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使朝政日坏。公

6、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宠任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北宋王朝建立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特权(免役、免税等)。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

7、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课堂互动(一)自主思悟1.第②段为什么要详写晋王李克用的遗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详写晋王的遗命,交代了庄宗以后面临的阻碍之多,阻力之大,说明庄宗继位后必须承担灭梁的任务,还要打击附梁的势力,这是相当艰难的。要完成这些遗命,必须要“尽人事”

8、才能成功,从而印证了作者的观点。2.怎样理解庄宗对待其父晋王所与“三矢”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