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课件 2

《水调歌头》课件 2

ID:36712096

大小:519.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10

《水调歌头》课件 2_第1页
《水调歌头》课件 2_第2页
《水调歌头》课件 2_第3页
《水调歌头》课件 2_第4页
《水调歌头》课件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课件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她非常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一钩新月,人们会想到新生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人们会想到美好圆满的生活;皎洁的月亮,人们会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苏轼仰望明月,他会想到什么呢?激情导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作者简介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

2、抑郁惆怅。题解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写作背景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当时苏轼41岁,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有六七年没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作者并未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他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的很好也就可以了。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3、清影,何似/在/人间。朗读技巧【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早晨;白天。【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把酒】端起酒杯。【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归去】回到天上去。【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不胜】经受不住。【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何似】哪里比得上。注释译文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今晚在天上是那一年的中秋佳节?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却又怕高高的天宫里太冷,使我经受不住。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下翩翩起舞吧。那清朗的影子也随着人在舞动,此情此景,哪像在人世间呢?月亮照过了画楼,雕窗,照着了里面睡不着的人

4、。月亮啊,你跟人们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很难十全十美的。只希望我们都能长久平安的生活,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明月的光辉了!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的徘徊困惑心态。问题思考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5、透露了诗人主要的心愿?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你能吟诵几句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吗?拓展延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拓展作业课外阅读《我的思念是圆的》。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