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析》PPT课件

《动态分析》PPT课件

ID:36802724

大小:12.9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5-10

《动态分析》PPT课件_第1页
《动态分析》PPT课件_第2页
《动态分析》PPT课件_第3页
《动态分析》PPT课件_第4页
《动态分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分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面14区沙四段二次开发调整实践与认识汇报人:王起云清河采油厂二○一二年十月面14区位于八面河主体构造带南端,属于岩性-构造油藏。主要含油层系沙三段、沙四段。其中沙四段属滨浅湖滩坝沉积,动用含油面积7.16平方千米,地质储量977万吨,为浅层、中低渗、整装油藏。北部斜坡带广北区南部斜坡带东区主体构造带西区主体构造带北区八面河油田开发区块分布图主体构造带南区面14区地层对比图面22区地质概况北块南块面14区沙四段基础数据表沙四段主要含油层系为:S41、S441、S451、S461、S462。其中S451、S462砂岩厚度一般在2~5m,储层展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S41S441

2、S451S462面14区地层对比图沙三段沙四段地质概况S461Ⅰ、一次开发简况及存在问题Ⅱ、二次开发调整实践与认识Ⅲ、下步工作建议汇报提纲1、一次开发简况产量递减阶段综合调整阶段低速开发阶段上产阶段面14区沙四段2010年12月开发状况表2、一次开发现状开发方式:一套井网注水开发注采系统:反七点法面积注水注采井距300mS=7.18km2N=977×104t∑0=75.48×104t采出程度=7.73%(2)、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3)、注采井距大,水驱开发效果差3、一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1)、各小层出力不均,存在一定层间差异(1)各小层出力不均,存在一定层间

3、差异沙四段主力砂体物性统计沙四段层间差异导致合采井层间存在一定干扰,制约了储层产能的正常发挥。S=7.18km2N=977×104t∑0=75.48×104t采出程度=7.73%合采井:26口比例:63.4%合采井:15口比例:36.7%6砂组生产油井41口,其中合采井26口,占63.4%纵向上,储层物性差的6砂组整体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北块沙四段主力砂体地质储量统计表南块沙四段主力砂体地质储量统计表(2)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沙四段主力砂体地质储量742万吨,井网控制程度70.1%,储量控制程度较低,剩余油富集。结合历史注采资料、监测资料,采用动态分析法对剩

4、余油分布了进行分析。北块S462:生产井点少。井网不完善,井网密度7.1口/km2,油井平均日产油1.1吨,日产液2方,采出程度仅2.3%。3万3万1万2万0.180.270.270.420.410.410.130.181万S=1.83km2N=107.8×104t∑0=2.5×104t采出程度=2.3%(2)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0.120.150.280.360.360.810.560.420.700.230.100.660.040.041.160.730.051.711.350.331.161.100.591.470.450.100.030.11S=3.0km2N

5、=123.3×104t∑0=18.7×104t采出程度=15.2%0.330.550.5314-14-X5井区14-6-5井区1.4北块S44、5砂组:目前一套井网开发,中部14-14-X5井区、14-6-5井区油井累采油量均在7000吨以上。采出程度较高;东西两侧累采油较低,剩余油富集。(2)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南块:井网较完善,注采井距较大(>250米),剩余油分布于东西部井网未有效控制区及驱动水主流线间。S=4.18km2N=171.8×104t∑0=23.3×104t采出程度=13.6%S=3.83km2N=236.1×104t∑0=12.8×104t采出程度

6、=5.4%(2)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例:井间剩余油富集。面14区沙四段为中低渗透油藏,注水波及范围有限,注水指进现象明显,水流线波及不到的区域及注水井之间形成剩余油富集区。S462孔隙度:23.7渗透率:73.4MD对应水井注水情况统计表2012.7投产S462,进行水线间加密部署试验(190m注采井距)14-3-X1814-4-X163.9万方3.6万方邻井生产情况统计表(2)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数值模拟法小结北块: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动用较晚、井网不完善的沙四6砂组及采出程度较低的4.5砂组东西两侧。南块:剩余油分布于东西部井网未有效控制区及驱动水主流线间。(2

7、)井网不完善,储量控制程度低1988年:采用反七点法面积井网,300m井距注水。注水见效难。注采比:2.5平均单井日产液:6m3(3)注采井距大,水驱开发效果差面14区沙四段开发现状图1999年:选择14-4-G13进行缩小井距开发试验。注采井距由300m缩小注采井距至200m。2年后注水见效,井组液量、产量上升,开发效果变好。(3)注采井距大,水驱开发效果差200-300m井距下见效油井生产情况归一化曲线170-200m井距下见效油井生产情况归一化曲线200-300m井距下:部分见效油井注水见效所需时间一般为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