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

ID:36821828

大小:43.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6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_第1页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_第2页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_第3页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_第4页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和老子教学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重点和难点向前者倾斜。【自主梳理】一、孔子的学说1.孔子的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和,是学派的创始人。2.孔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和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和。“仁:”孔子提出“仁”学,要求统治者,反对;提倡

2、,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实现“爱人”,必须遵循之道,要做到。孔子提倡,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礼”:孔子讲“克己复礼”,追求的“礼”是,为实现“礼”,提出了主张。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的一面。(2)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关注实际问题。(3)教育思想:主张的办学思想,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提倡的教学思想,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启发诱导;主张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3.孔子思想影响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汉代大一统之后。【合作探究一】樊迟问仁。子曰

3、:“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你认为孔子的“仁”的含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在治国方面如何运用?【合作探究二】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上材料均出自《论语》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合作探究三】结合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分析孔子思想

4、产生的时代背景。二、老聃与《道德经》1.老子的地位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智慧体现在中。2.老子的思想(1)哲学思想:老子讲抽象化,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2)政治思想: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3.道家学派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产生深远影响。【合作探究四】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1)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2)

5、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知识体系】人物学派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历史影响孔子     老子     【学习检测】1.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为政以德”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3.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聚徒讲学,弟子三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A.创办私学B.因材施

6、教C.学思结合D.温故知新4.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A.政治思想的贡献B.伦理道德的贡献C.哲学思想的贡献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5.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6.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高和下、前和后、有和无、难和易等。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这体现了他哲学中的什么思想A.道为万物本原B.辩证法思想C.天道自然无为D.无为而治7.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他们在《巴黎宣言》中写道:“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

7、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摘自《论语·为政》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

8、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