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_教学设计2

忆江南_教学设计2

ID:36825464

大小:20.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6

忆江南_教学设计2_第1页
忆江南_教学设计2_第2页
忆江南_教学设计2_第3页
资源描述:

《忆江南_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忆江南》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的教学,是第八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这首词词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开篇一句“江南好”,结语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地表达了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了解词的结构、认识词牌名《忆江南》。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4.体会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5.

2、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动机,并逐步掌握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2.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体会词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设计理念“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轴。”教学中,着眼诗的语言,让学生对诗通过其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意境,韵味,情感等真切的感受,产生“悦心悦目”的情感体验效应。运用同一词牌对比的方法学习,精读一首,迁移其余两首词的赏读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与文本、教师之间架设对话交流的平台,使诗的语言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情感,语

3、言日趋丰妙。教学过程一、揭课题,初读诗,知题意1.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通过读诗,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悲欢离合,看见戍守边关的战士,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感谢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令每个中国人自豪的古诗语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板书:忆江南)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诗,指名读。3.说说对“忆江南”三个字的理解,教师适当补充。二、自主阅读解诗意,晓意境1.借助注释、工具书自学古诗,在学习和诵读中去领略词中的景,感悟词中的情。(学生自学,自读,播放古琴乐,五分钟)2.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你领略到什么样的意境,描述一下。3.开头

4、的一个“好”让你体会到什么?说出你的看法。4.再诵读词,体会其中的境界,感悟诗人用字的精妙。5.赏析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不同情感。三、探究赏读,体验诗情1.出示白居易写于洛阳的《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这首诗,在小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和体会。2.反馈交流:通过洛阳与江南春天的对比,体会诗人的情感。3.教师介绍白居易在苏杭做官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深厚感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首词。四、合作诵读,加深情感,丰富底蕴1.出示白居易的《忆江南》另外两首,学生自由读。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寻找

5、这三首词的异同,进一步了解“忆江南”这个词牌;借助注释明白词的意思。3.从这两首词中理解诗人对江南的情感,江南的景和物,人和事,他都忘不了。4.师生互动,诵读这组《忆江南》。5.学生在古琴乐中诵读这组《忆江南》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化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服相逢。教学反思:1.三首《忆江南》的教学,我运用了同一对比的方法让孩子学习,如结尾处“能不忆江南”的诵读,就迁移到学习其余两首结尾句“何日更重游”“早晚复相逢”。学生不仅

6、认识了词牌的特点,更加深了词所表达的感情。2.这节课的教学还有两点比较好的地方:一是在教学中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正是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有滋有味。二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过程中,深入品味词的内涵、韵味、美感。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进入情境,悟出了情,品出了词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3.这节课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小组合作时间有些少,孩子们没有充分讨论,我就急于让他们发言,孩子们的语言略显得生涩。4.改进策略: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在学生充

7、分自主建构知识基础上,教师善于抓住兴奋点进行合作探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