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

ID:36833962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6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_第1页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_第2页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_第3页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_第4页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相矛盾》教学案例教学内容:《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意。  3.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说起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看来,同学们有关寓言方面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文言文寓言。  2.板书课题:自相矛盾  二、揭示方法,指导自学1.教师:谁知道什么是矛?盾呢?2.指名试说  3教师小结:矛和盾是冷兵器时代用来进攻和防御的武器。确切地

2、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手势),那么围绕着矛与盾,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呢?  请大家打开课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决窍。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字音咬得很准,谁还想读?不错。  5.教师:古时候呀,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在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古人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呀,往往会摇头晃脑,沉浸在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之中。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再试着读读,注意读出韵味来。  6

3、.请同学再读。  7.教师: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还要读懂,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呢?谁能来总结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8 学生回答教师边板书:(1)结合注释(2)反复朗读(3)联系上下文  (强调自读自悟,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再去寻找帮助) 9.教师: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综合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三、精当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教师:我们来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生先读再释义)  噢,我明白了,这个人在夸他的盾。 ( 重点解释“者”)  那现在就请你来

4、做一回卖盾的,夸一夸自己的盾吧!读第一句,师评价,这么夸,你买吗?(再读)一起夸?夸得好。  2.那楚国人又是如何夸他的矛的呢?请看第二句话,谁读懂了?(生读,释义)  谁再来夸?  夸得真不错。来,咱们再来给楚国人壮壮声势,请男生夸盾,请女生来夸矛,看谁吹牛吹得好!师读前面部分。  3.同学们真会夸,现在呀,我已经被你们夸晕了,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么好的东西,我一定要买,我是买盾还是买矛呢?干脆,咱也动个心眼儿,先买了盾回去试试,如果真像他夸的那样好,我就再把矛也买回去,行,就这么定了。我可真要买了啊,我可掏钱了啊!

5、(生谈观点)  唉呀!说的太好了!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经过同学们这一咬文嚼字,一下子就看出了破绽。这个楚国人呀,太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了,夸着夸着,夸大发劲儿了,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这时候啊,他还不知道自己出丑了呢!让我们质问质问他,让他清醒清醒吧!来看第三句。(不同同学读)  4.这楚国人被这么一问,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看第四句。谁读懂?(指名回答)  我们再来看看图,瞧瞧这位楚国人的样子,仅仅是“弗能应”吗?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此时的窘态吗?  5.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第一句话的意思,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

6、故事从头到尾完整地叙述一遍?  楚国人哑口无言,在场的人都笑了,同学们听了以后也都笑了,当然,这个笑呀,可不是认同的笑,而是什么笑呀?(嘲笑)。那我倒要问问你,大家在笑什么呢?(总结道理)  (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其实,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着边际、自相矛盾,就会使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在说话的野外应多斟酌,多注意咬文嚼字,这样才能避免尴尬的发生)说说学习收获。  四、背诵小结1.学生齐背诵2.教师小结  教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不仅把这则寓言读通了,弄懂了,而且还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虽然只有短

7、短的几十个字,但却向我们展示了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佩服文言文的凝炼之美。同学们,学习古文没有捷径,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学以致用。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自相矛盾》2.抄写《自相矛盾》生字六.板书设计自相矛盾矛(利)——于物无不陷盾(坚)——物莫能陷明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