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

ID:36853417

大小:1.4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5-16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_第1页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_第2页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_第3页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_第4页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项班-言语理解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部分逻辑填空第二章词汇第二节近义词辨析角度一、近义实词辨析角度例题1.【答案】调剂、调节。解析:调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范围较大。调节:调整有无、余缺等情况。范围较小。“资金”的范围较大,而“资金流向”范围较小,故资金用“调剂”,资金流向用“调节”。例题2.【答案】怒放。解析:绽放侧重指花由不开到开的瞬间;怒放侧重指花开的茂盛,开的好;盛放侧重指花开的时间长。结合中国女足从低迷到再次获冠的语境,“怒放”更能体现中国女足在经历低迷后再次振作取得辉煌

2、成就的状态。例题3.【答案】消磨、磨灭。解析:“消磨”一般与“时间”、“光阴”等搭配,故第一空用“消磨”;与前面的“理想”相搭配,用“磨灭”恰当。例题4.【答案】品位、品味。解析:“品位”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是名词,常作定语、主语和宾语;“品味”指尝试滋味,是动词,作谓语,结合语境第一空选“品位”,第二空缺谓语,应为“品味”。【知识链接】方法应用:此题可运用语素联想法。“位”指所处的地方,职位的高低,可知其应为名词;“味”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可知其应为动词。例题5.

3、【答案】力求。解析:求指的是设法得到;图本义指谋划,反复考虑。力图语意较轻,力求语意较重。结合春晚的独特情结可知,导演应是“力求”打造出一台特色鲜明的晚会。例题6.【答案】谋取、牟取。解析:“谋取”是中性词,指设法取得。“牟取”是贬义词,意为取得。根据题意,第一个空需要填中性词,第二个空需要填有贬义色彩的词。例题7.【答案】步伐、步子。解析:“步伐”较“步子”更正式,第一个空与“迈开”对应,应填语体风格更正式的“步伐”;第二个空与“胆子、大一些”等词对应,应选口语色彩较浓的“步子”。例题8.【答案】跃升。解

4、析:“在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农业人口大国……艰苦地完成……进入……”表明中国六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跃升”所表示的向上飞跃的动作,形象地体现出了中国经济从产业资本扩张向金融资本阶段过渡的艰苦与高难度。“上升”与“跃升”相比,没有体现跳跃性。例题9.【答案】鼎力、全力。解析:鼎力通常用作是敬语,指他人或对方;全力一般指自己。得到政府的帮助应选“鼎力”;自己发展应选“全力”。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第1页共44页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二、同话题词语辨析角度例题1.【答案】依靠、倚

5、重。解析:与“依靠”相比,“倚重”还含有“两者相比较更侧重于”的意思,依靠范围较小,倚重范围大。句中说的是与先辈不同,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更侧重于以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来研究历史,故第二空填“倚重”更恰当。“依靠”用于第一空也契合题意。例题2.【答案】障碍、阻力。解析:阻力:指阻碍事物发展或前进的外力,侧重指的是力。障碍: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侧重指的是东西。“城市的历史和历史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不属于“外力”的范畴,故第一空应选“障碍”。“政绩观、环境污染”为影响城市发展的外部力量,故应选“阻力

6、”。例题3.【答案】领会、体验。解析:领会指了解、认识事物并有所体会;体验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领会”常和精神搭配,“体验”常和“生活”搭配。例题4.【答案】焦虑、担心。解析:“焦虑”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后不能跟宾语,故第一空应选“焦虑”。“担心”为及物动词,其后面有宾语,第二个空需要一个及物动词,选择“担心”。例题5.【答案】过剩。解析:充裕:充足富裕。饱和:事物在某个范围内达到最高限度。过剩:多余,超过使用或需要以外。三者之间为递进关系,“量”上存在程度差异。由句中的“存货仍存在大量积压”

7、可知,应选“过剩”。例题6.【答案】麻醉、蒙蔽。解析:“麻醉”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精神麻木或认识模糊、意志消沉,中性词。蒙蔽:欺骗隐瞒,含贬义色彩,与大肆挥霍的语境相符。第一空为一般叙述,故应选“麻醉”。例题7.【答案】迹象。解析:“苗头”口语色彩较浓,“迹象”是书面语。材料是一段文艺评论,应选较为正式的“迹象”。例题8.【答案】蚕食。解析:侵蚀指逐渐地破坏或腐蚀;蚕食:如蚕吃桑叶般,比喻逐渐侵占。原本的生存空间是被荒漠化的扩张逐渐侵占的,用蚕食能形象地表现出这种状态。例题9.【答案】引发。解析:“暴露”指使

8、隐藏的事物、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这些事物、矛盾、问题等都是已经存在的。而题干中的“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并不是早已存在的,故“暴露”不合句意。引来指的引起、触动,带来的是“未有之物”,故选引发契合句意。例题10.【答案】被动。解析:被动的反义词为主动,主观的反义词为客观,消极的反义词为积极,简单的反义词为复杂,“不是”和空中词语共同表达的意思为选项的反义词,将反义词带入文中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