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

ID:36928052

大小:214.2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11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_第1页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_第2页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_第3页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_第4页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私立大学的代表——复旦大学一、上海私立大学中的“四大金刚”1、大同大学大同大学的前身是大同学院。该校的创办人胡敦复等十二人在上海兴办大同学院。1912年大同学院设本科。1923年经部立案,正式更名为大同大学,先后设立文、理、商、工四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原有院系分别并入复旦、同济、交通等大学。2、大夏大学创建1924年,该校同厦门大学学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时,厦门大学部分学生反对学校的“尊孔”教育,向学校提出改革要求,厦大当局处理不当,激起全校师生的义愤,因此酿成学潮。当局又无理解聘尚未期满的欧元怀、王祉伟等教授

2、,认同他们同情学生滋事。于是,部分教授愤而辞职,三百多名学生也集体离开厦大到上海,请求原厦大教授欧元怀等九人组成新校,初名“大厦大学”,后定名为“大夏大学”,以志该校系由厦大嬗变而来。并寓光大华夏之意。大夏大学初创时,广大师生刚从厦门来上海,原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当即捐出银币二千元作为开办费。于是教授们请王伯群出面组织校董会,聘请了马君武、吴稚晖、汪精卫等人为校董,公推王伯群为董事长,马君武为校长。1926年马君武受聘为广西大学校长后,由王伯群兼任校长,另聘欧元怀为副校长。1929年,学校在中山路购地三百亩作为永久校址。至抗战前大夏

3、大学大学部注册的学生已达一千五百余人1951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东亚体育学校合并建成华东师范大学,原校撤销。3、光华大学光华大学是1925年从美国人所办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脱离出来的而创建的。1925年6月3日,上海圣约翰大学华籍师生为悼念五卅惨案死难者,要求校方悬挂中国国旗,降半旗致哀,遭到校长卜舫济(F.L.HawksPott)的反对,并要求学生立即离校,不许校内进行政治活动。广大师生非常气愤,当即有学生五百五十三人宣誓:永远和圣约翰脱离关系,嗣后不进任何教会学校。同时中国教师十九人声明辞职,脱离约大。随即成立新校筹委会,并决定新

4、校名为“光华大学”,即光我中华之意。九月三日,光华大学开学,原圣约翰大学纷纷前来就读,并招生九百七十人,比圣约翰的学生还多。1951年,光华与大夏等合并组成华东师范大学。二、复旦大学的简史1、创办人——马相伯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复旦公学的前身又是从震旦学院独立出来的。复旦大学的创办人是马良,字相伯,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信奉天主教,1840年4月17日生于江苏丹徒。1939年11月4日卒于云南谅山,享年百岁。马相伯五岁入塾读书,12岁只身到上海进入法国天主教会办的依纳爵公学(后为徐家汇公学的前身)学习神学和西方科学,毕业后留校,31岁

5、时得神学博士学位并被授予神甫职位,后调任徐家汇公学校长。1873年起投身于洋务,曾任东京中国使馆参赞、神户中国领事,还一度赴朝鲜襄助新政。1886年到此为止887年奉李鸿章之命游历英、法、德、美、意诸国,考察商务和教育,是为后半生献身教育的契机。1939年11月4日卒于云南谅山,享年百岁。2、震旦学院时期(1902年11月-1905年)马相伯虽信奉天主教,借教会力量办学,却毅然宣布办学信条:一、崇尚科学;二、注重文艺;三、不讲教理。震旦学院建立后,逐渐发展成为文哲数理四科,学生人数由二十四人迅速增加至一百三十二人。著名革命党人马君武、邵

6、力子都是当时的学生。1905年,法国天主教会某些人见震旦学院声誉日隆,阴谋夺取学院领导权,逼迫马相伯“住院养病”离校,任命法国神父南从周管理学校。而南尽改学校原来的办学宗旨,加强宗教宣传,企图改变学校性质,把学校变成一个纯粹的教会学校。3、复旦公学(1905年-1911年)公立时期马相伯乃同严复等人商之两江总督周馥,马请周支持震旦复校。周即奏准拔吴淞官地七十亩,白银一万两为复校之用。不料法国天主教抢先在上海《时报》上以震旦学院的名义刊登招生广告,为与法国天主教会盗用震旦之名的卑劣行径针锋相对,马相伯被迫将校名改为复旦公学,复旦者,隐含恢

7、复震旦之情,又有复兴中华之意,是一个迫不得已又寓意深远的命名。1905年9月在严复等人帮助下复旦公学正式开学,马相伯被公推为第一任校长。从1905到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毕业生,共57人,其中不少后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如胡敦复、于佑任、邵力子、陈寅恪、竺可桢等。4、复旦公学私立时期(1911-1917年)到1913年于佑任出面组织复旦公学董事会,聘请孙中山、蔡元培、陈其美、于佑任、王宠惠等人为校董,并推王宠惠为董事长,请李登辉为校长,从此开他了复旦的新生。李登辉(1872-1947),祖籍福建同安,父母为

8、南洋华侨。1972年出生于荷兰殖民地爪哇,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从小在荷兰人办的学校里接受初等教育。14岁到新加坡读书,深受基督教的影响,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1892年赴美国留学,后于1899年在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