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教学设计3

《落日》教学设计3

ID:36944747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2

《落日》教学设计3_第1页
《落日》教学设计3_第2页
《落日》教学设计3_第3页
资源描述:

《《落日》教学设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落日》教学设计教与学的目标1.以一个中国公民的眼光审读1945年日本签字投降仪式中的若干细节;2.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胸怀解读日本投降的意义。教与学的时间预计一课时教与学的过程预设一、组织教学我们先来看一面一个国家的国旗(多媒体演示)。对!这是面飘扬的日本国旗。旁边纸张泛黄的那份文件,就是1945年它战败后签署的投降书。中间“落日”两字,是当年亲历其事的一位中国记者发回的一篇新闻特写的标题。可惜,60多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并没有日薄西山,而是如日中天。下面请允许我提请诸位以一种百倍于以往的肃穆态度将教科书翻至78页。我们一起重温60多年前的这

2、段历史。二、背景知识介绍1.日本与太阳、与中国的复杂关系。除多媒体展示外,教师补充:(1)日本与中国的师承关系:秦朝徐福东渡、唐朝鉴真东渡(日本的“遣唐使”);(2)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明代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倭寇骚扰东南沿海、1874年起与西方列强一道蚕食中国(首先是台湾)。2.日本在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多媒体展示3.认识几位参与签降仪式的历史人物多媒体展示三、文本研习1.以作者朱启平的体会,引导学生以一个中国公民的眼光审读1945年日本签降仪式中的若干细节。(1)筛选文本中能体现“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的语句或文段。

3、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圈画相关语句或文段。预设的答案有:第78页: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第80页: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到上层甲板上。第81页:重光一条腿……梅津是……第82页:我猛然一震,“九一八”!……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第83页: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2)引入对文本具体细节的研读导语:刚才大家筛选的语句或文段确实能体现作者的“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但是不是全部呢?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愈隐蔽愈高明,

4、诸位应深入一步考察,方能找到朱先生深入骨髓的“中国人的立场”和“中国人的感情”。下面的一段描写摘自美国记者荷马?比格特与本文写于同期的一篇通讯。读后,请同学们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那段细节描写,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重光葵外相代表天皇裕仁首先为日方签字。他脱下大礼帽,拿好笔,然后在一份约12×18的投降文件上用力地签上他的名字。他先小心地签完美国文本,然后签日本保存的一个副本。接着他签字的是日本帝国大本营的梅津美治郎将军。他重重地坐下,草草地签上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样。这位将军签字的时候,在场的一位日军上校在擦眼泪。日本人都紧绷着脸,显得疲乏。

5、梅津签字的时候,重光葵焦急地在旁边瞧着。文本中的描写: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这时是9时10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又说又笑。但是,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请男学生齐读比格特的文字,女学生齐读朱启平的文字。思考后回答。预设的答案有:朱文着力刻画签字者的丑态。写重光葵,主要是正面描写;

6、写梅津,用水兵的笑声作侧面烘托;比格特描写中有主观色彩很浓的评论,如“小心”、“草草”、“急不可耐”,在新闻稿的客观性上有欠缺。说梅津坐着签字,违背史实。阅读延伸:请学生在文本中再找一处别国记者可能不会特别关注而作为“中国人”的作者特别关注的细节。预设答案:如:日文的投降书是脏的。作者评论说:“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2.超越作者朱启平的体会,引导学生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胸怀来解读日本投降的意义。(1)提出疑问:如果你位日本人,如何解读“投降书脏了”这个细节?朱先生在结尾写道:“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对日本而言,这一天

7、是不是添了“新耻”?当时有位美联社记者用笔记下了朱启平先生因为站立的角度关系而没看到的一幕:重光葵在签字桌前坐下后,想把手杖靠在椅子扶手上,但没有靠住,手杖哗啦一声倒在甲板上,当他弯腰捡起手杖抬起头时,这位记者注意到,他的眼里露出了一种凶狠的、完全不服输的目光。怨怨相报何时了!相互记仇,肯定不会是此次签降仪式举行的意义。荷马?比格特在细节描绘上显得草率,但在这个问题上,显然比朱启平先生思考得深广。他的那篇通讯的结尾,援引麦克阿瑟将军的话,阐述日本投降的意义:“我和全人类都真诚地希望,从这个庄严的场合开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将从往日的血泊和

8、残杀中诞生。”(2)麦克阿瑟的这个概括,当时的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也有类似表述(回看多媒体)。下面请大家根据这两位将军的话,以这样的胸怀,用一两句话概括这次日本签字投降仪式举行的意义。写在文本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