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

ID:36956761

大小:123.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3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_第1页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_第2页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_第3页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_第4页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现式教学《七律 长征》(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畅言教育《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合肥高新创新实验小学柏皖玲教学模式介绍发现式教学: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设计思路说明1.激趣导学:导趣环节的目的是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学、喜欢学,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2.目标导学:在“导学”环节里,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最大限度的使

2、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当的组织引导。3.导思点拨: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4.设问寻疑: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畅言教育惯。5.诊断反馈: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

3、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还可以安排在新课进行中的发现性训练或强化训练。6.拓展延伸:此环节属于延伸阶段,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人文学科。通过课外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延伸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升认识水平,为进一步获得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技能与心理基础。教材分析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对毛泽东和长征多少有些了解

4、,但对于长征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红军战士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一定清楚。课前可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再学习课文,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会更深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知道毛泽东是谁吗?毛泽东是我国第一代领导人核心,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诗人

5、,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读读课题,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有什么特点?打开课本,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2、这样的诗叫做——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是8行,每一行7个字,第2、4、6、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畅言教育3、关于长征,大家课前都做了预习,谁来说说。(生交流)若让大家用一个字形容长征历程会用?(难)长征途中红军历经了许多磨难,这是一条漫漫长征路。现在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深情):七律长征(缓慢):七律长征(设计意图:揭题导入,认识诗人毛泽东;介绍长

6、征;了解七律,建立知识结构。) 二、朗读感知,了解内容1.细读三遍诗:学法渗透:有一句老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请同学一定要好好地读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三遍。第一遍注意诗中的生字词,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读通顺,读出诗句内部的停顿。听明白要求了吗?请认真读。2.指名读诗,正音:好,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你来。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4个生字(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岷mín),看他有没有念错。来,谁来给他一些建议。请你举个例子读给他听听,好吗?你能再综合同学们的建议,更好

7、地把这首诗再读一次吗?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出示,生字显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设计意图:从有目的地自读三遍,再到指名读、指导再读、齐读,让全体学生都能把诗读通读顺;从诗题的味道,再到学生读诗的味道,教师范读的味道,学生再齐读的味道,让全体学生都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三、自主探究,明确诗意1、默读,静思大意。读得好!书读到这儿,老师有个要求了:联系书上

8、的插图以及查阅过的各种资料,再次默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畅言教育读《长征》,想一想,这首诗大概什么意思。思考完后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读懂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