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反思材料

观摩课反思材料

ID:36966764

大小:13.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观摩课反思材料_第1页
观摩课反思材料_第2页
观摩课反思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观摩课反思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观摩课反思材料仙台一小:吴秋香2016年12月14日,我参加了由中心校主办的中心校观摩课展示活动,此次我共听了三位优秀数学老师的讲课,听后收获颇多,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总体来说,三位老师的课讲得都很成功、圆满,但各有特色。第一节课是仙台镇实验学校的王爱强老师讲的,她讲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王老师这节课的特点是组织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引出本节课所讲主题,然后通过因数和倍数在最小、最大及个数上的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讲课过程中特别注意易错易漏细节的讲解。例如在讲写出3的倍数时,特别强调写上集合圈的名称,重点强调要注意写上省略号,因为3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整节课师生互动良好,老师语言亲切、幽默,学生发言积极。在巩固练习环节,还穿插一些小活动,比如男女生PK,通过这个小活动强化孩子们对因数及倍数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另外,在做一些判断题时,引导学生用比手势来做判断,很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同桌互相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圆满结束。第二节课是仙台镇中心小学吴梦老师的,她讲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的《比的基本性质》,她这节课最大的特色是老师始终处在引导的地位,学生是主体,把讲台让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首先在复习导入环节抛出两个问题“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名回答后让学

3、生带着出示的问题自学例题,通过小组合作,各小组完成自学。指出一名小组长上台来当小老师,各个问题分别由本组的不同同学来回答最终由老师点评。对于总结规律,老师引导学生自已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归纳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最后老师总结并出示比的基本性质。对于概念性的知识,吴老师让学生通过找出关键词语,加强语气诵读及闭目自背等形式加强记忆。其次在巩固练习环节,仍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由小组长担任小老师上台讲解。纵观整节课,老师讲的非常少,重点体现了老师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的新的教学模式,而且课件制作采用动画形式,例如蜗牛找家这一环节,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

4、外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学生抢答及鼓励形式等运用得非常好,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第三节课是实验学校的杨真真老师讲的,她讲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她整节课思路非常清晰,语言简洁明了,语气亲切自然,教态大方,不像是一位严肃的老师在上课,倒像一位邻家大姐姐在和孩子们讲故事一样,让人听了非常舒服。整节课教学设计也很好,首先由复习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由12和18的因数引出12和18的公因数,在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拼、画、算的方法得出结果,最后抛出问题“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有什么规律呢?”通过这个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因数的

5、理解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认识公因数,很自然地过渡到最大公因数。整节课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圆满结束。三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但都非常注重师生互动及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环节,整体设计布局合理,思路清晰,这也正是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要重点学习的方面。听了三位老师的课,受益非浅,也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的无私分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