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

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

ID:36967452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_第1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_第2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_第3页
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记金华的双龙洞电子备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屯中学电子备课教学设计表学科:语文年级:_四_年级_下_册第一单元(章)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备课人刘玲审核人授课人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针对2011年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大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其中第二学段应落实“段”的训练。所以本课作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旨在抓住游览顺序,通过感知整体,了解游记特点,然后重点讲“过孔隙”,梳理出本文的表达特色,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以精练生动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热爱。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我

2、在教学第一部分路上见闻时,设计了一个听的训练,巧妙运用媒体,激发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件出示叶圣陶老先生介绍游览的时间、地点及沿途的山、树、水等迷人景色设计了范读、赛读、配乐读等多个台阶,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第二部分,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么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展开想像,感悟祖国山河秀丽,引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重点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难点难点:孔隙的描写。游记类课文的学法。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游览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增补主备课人备教学设

4、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出示课题,释题引入。[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1)课题中的“记”是什么意思?(“记”即记录之意,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记。)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师大屏出示双龙洞资料和作者叶圣陶资料)过渡: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请同学们快速

5、朗读课文。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浙(zhè)呈(chéng)稍(shāo)是翘舌音;   臀(tún)蜿(wān)蜒(yán)源(yuán)是前鼻音。   多音字:“盘曲(qū)而上”、“系(jì)着绳子”、“像桥洞(shì)的”  2、理解新词。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颜色各不相同。探寻

6、游踪,理清条理。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文中写到洞中双龙的句子有哪些?(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游览顺序)3、汇报交流,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四、师简单小结:这节课我们先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下节课我们再走进双龙洞去细细游赏。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2、作者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二、品读交流,理解深化。  (一)品赏路上的见闻。

7、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授课人根据学情、班情再备课(老师朗读,学生想象)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板书:宽、大]  2、导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

8、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A: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   B: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6、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   A: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板书:黑、奇、大]   B: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四、情境再现,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