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

ID:36975390

大小:93.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4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夜书怀》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主备审核使用班级编号编写时间《旅夜书怀》(第1课时)贾克文边强2014、12【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诗人孤苦寂寞、飘泊无依的感情。  3、欣赏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课前导读】 一、字词释疑。1、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⑴危樯()    ⑵月涌()  ⑶沙鸥()  ⑷何所似()  2、词语(解释词语)  ⑴旅夜:  ⑵危樯:  ⑶月涌:  ⑷飘飘:二、初解诗意。3、填空  ⑴本诗的作者杜甫,字,自号少陵野老,因为所担任的官职又被称为、。⑵本诗作者的诗歌大多涉及社会动荡、人民疾苦,在他的诗歌

2、中可以看到唐代由盛转衰的演变,因此他的诗歌又被称为“”。他以律诗、古体诗见长,诗歌风格。和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  ⑶本诗写于诗人    (年龄段),此时作者正离开四川顺流东下。在途中,作者看到了非常壮阔的自然之景       (写出原句),在这样的壮景之下却反衬出了。作者希望一生声名是由铸就,而非文章,但无奈在政治上受人排挤。对于这一生的漂泊,作者感慨自己就如一样。  ⑷“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了(修辞)。  诗歌中写近景的句子是。  4、联系书下注解,尝试把诗歌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7【课堂导学】 一、分析鉴赏。1、“旅夜”、“书怀”分别和诗中的哪

3、些诗句对应?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来“书怀”的?    2、首联写出这些意象的什么特点?它有什么深意?    3、颔联突出意象的什么特点?景物描写对表现诗人处境有什么作用?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颈联运用了什么句式?它的本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拓展探究。 1、在历代诗评家眼里,《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认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两联名句在写景方面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2、比较杜甫的《旅夜书怀》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两诗的异同。

4、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李白杜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7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主备审核使用班级编号编写时间《旅夜书怀》(第2课时)贾克文边强2014、12【课后训练】 1、杜甫的《旅夜书怀》是 (   )  A.咏怀诗     B.山水诗     C.记行诗     D.旅游诗   2、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

5、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3、下列对杜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创作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B.杜甫的三吏、三别全面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

6、民带来的灾难和对社会造成的破坏。  C.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把从《楚辞》以来得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高峰。  D.杜甫在诗歌创作方面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文人把他和李白并称。李白是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4、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是近景描写。  B.创作这首诗歌时,杜甫仍陷于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看到山河依旧却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艾凉,他发出了沉重的感慨。  C.“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歌飘逸奔放的艺术风格。  D.最后作者用沙鸥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75.下列对尾联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7、     A.此联意思: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B.此联中的“一沙鸥”和“细草”相呼应,首尾相顾。     C.此联为自问自答,便诗人老怀悲凉之状愈加突出。     D.这一联借景抒情,借沙鸥形象,表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    6、下列对“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是作者孤独伤感伤之情的外化。  B.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可以感知到诗人夜愁不寐的形象。  C.这句暗喻自己像小草一样渺小,像孤舟一样孤寂。  D.这句描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