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康熙皇帝的不足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

ID:36983559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05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_第1页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_第2页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_第3页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_第4页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评康熙皇帝的不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评康熙皇帝的不足摘要:在中国的封建帝王中,康熙皇帝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智擒权臣鳌拜,打击守旧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他削平三藩,统一台湾,抗拒沙俄,亲征朔漠;他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促进经济繁荣;他重文兴教,编纂典籍,发展民族文化;等等。为维护国家主权,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社会的进步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同所有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样,他也没能避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也不能摆脱狭隘的民族偏见。尽管康熙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颇有建树,却依然不能越出封建的雷池,始终没有能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1](P414)。关键词:康熙;不足康熙皇帝虽然对于中国社

2、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所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后期,他所代表的阶级是没落、反动的地主阶级,他所出身的民族在当时又是带有较多落后习俗的满族,兼以其他个人原因,他的一些思想、政策和行动也对社会发展产生过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甚至反动作用[2](P801)。对此略加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双重压迫,镇压人民反抗由于康熙皇帝出身满族,政治上集中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在处理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时,坚持双重压迫。为了统治的需要,康熙在全国各地驻扎重兵,在地方推行保甲法,责成地主、窑主、厂主对所属佃户、佣工严加管束,限制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的互相往来,并制定了保

3、护满族贵族特权,满足地主阶级穷奢极欲糜烂生活,适合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大清律[3](P110)。使得劳动人民处于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楚之中,从而也削弱了自己的统治。就民族关系而言,尽管他反复声称满汉一体,不分畛域,但整个康熙年间,满族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康熙虽然早已采取团结汉族官员和地主阶级的政策,但内心对汉人仍怀有戒心,说汉人不如满人、蒙古人齐心,“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以其不能一心之故”[4](P433)。对于清朝入关后推行的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如圈地、逃人法、投充等,他虽然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并未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至于最为汉族人民反对的剃发、易衣冠,则更是顽固坚持

4、。至于汉族以外的各族人民,遭受封建官僚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更为惨重。在西藏,农奴对农奴主和西藏地方政府负担着极端繁重的租赋和徭役,经常受到农奴主断足、割鼻、挖目、剥皮等酷刑的迫害。如果有人不慎涉及明清鼎革、易姓换代,他就不惜撕下宽仁的面纱而大开杀戒。在处理阶级关系时,他的确曾以封建国家代表者的身份采取过一些措施缓和矛盾,但他的政治立场始终站在地主阶级一边,因而对于人民的武装反抗,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爆发的台湾朱一贵起义,尽管他明明知道这是由于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激变所致,但仍然出动军队武装镇压。这充分暴露了他暴戾凶残的真实面目和反动本性,也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

5、响。为了掩盖“盛世之瑕”,造成依然“歌舞升平”的假象,康熙论功行赏,赏赐镇压有功的军官,并特命满、汉御史各一员,每岁巡视台湾,察看民间疾苦,并定为制度。尽管如此,也无法掩饰在清朝封建专制的社会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得血淋淋的事实。二、坚持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康熙大力推行奖励垦荒、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等措施,这一点值得肯定,但真正获得实惠的是地主阶级而不是劳动人民。在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的情况下,封建贵族、官僚、地主对人民的压迫也随之加强,他们的生活更加奢侈腐化,而广大贫苦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仍旧处于生活艰难困苦的境地。康熙也推行了一些有利于手工

6、业、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是这种手工业和商业主要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康熙没有改变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重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轻视独立手工业和商业,对规模大的工矿业加以限制。比如为解决铜贵银贱问题,康熙曾向天下士子征询良策。当云南总督蔡毓荣提出开矿是“理财兼弭盗一法”后,立即批准实施。并采取了一系列“任民采取”,与民同利的矿业政策,调动了商民投资矿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矿冶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对这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当十几万的矿徒聚在一处,“易聚难散”的说法不胫而走时,为了“不生事端”,加上鉴于明末矿徒造反的教训,康熙动摇了,向禁矿倒

7、退。执行这一政策的后果,不仅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矿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一度造成矿业生产的衰落[4](P427)。这方面与彼得大帝的区别特别明显。康熙的政策,加速了封建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却没有像彼得大帝那样,跳出封建经济的圈子,去为发展近代工商业作出努力[5]。康熙经济政策加强的是封建经济,并不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条件。康熙是封建皇帝,一切从封建利益出发,不能从根本上冲破封建藩篱的束缚,只能在封建秩序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措施,进行改良。康熙不及同时期的彼得大帝,主要在对新兴资本主义的态度上。斯大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