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

ID:44326345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_第1页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_第2页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_第3页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_第4页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十二帝疑案I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姓名:张滨学号:A081117592012年11月15日康熙皇帝的丰功伟业【摘要】:介绍康熙王朝的丰功伟绩,在康熙在位61年,对于中国的历史,对于世界的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二、统一台湾开设府县。三、反击侵略,签订条约。四、亲征朔漠,和善蒙古。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六、移天缩地,兴修园林。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八、引进西学,学习科技。【关键字】:盛世明君天之骄子文治武功丰功伟绩千古一帝康熙【正文】:康熙,这个耳熟能详的字眼,几乎家喻户晓,最能引起大家注意的就是他是

2、中国历史上在位年数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并创下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而历史上有名的盛世也不多,比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接下来就是康乾盛世。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能出现几个盛世很不容易,这些帝王或雄才大略,或满腹经纶,或文治武功,他们都为国家人民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在位期间,使国力昌盛,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处于封建社会的没落时代,康熙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明君呢?而此时的西方国家也正处在一个改革时代,几经曲折,逐步走向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却一直沿着资

3、本主义路线图运行。汉唐时代的强盛已不再,宋朝时代的富裕也已不再。从康熙身上我们又能发现他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位帝王呢?他究竟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最后的封建王朝中力挽狂澜,创建出一个不亚于先前那几个盛世的时期,让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世界人民都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泱泱大国的存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康熙大帝。清圣祖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他是顺治帝第三子,清军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康熙出身在帝王之家,这是他和普通百姓最大的区别。但他的出身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他身上有满洲、蒙古和汉人的三种血缘。他8岁登

4、基,在位61年,功劳极大。他智擒鳌拜,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经济建设上,发展农业,积极治理国家,六下江南,体察明情,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风范。其功绩之伟大,足可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正可谓是千古一帝!一、康熙是一位机智、勇敢、果断的帝王康熙八岁即位,十六岁即除掉了鳌拜。鳌拜何许人也,他可是满清第一勇士,想当年为清军入关等建立了汗马功劳,顺治帝死后,便任命他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但随着他日益的跋扈,排除异己,少年康熙面对着这一位极具重量级的人物,他心中并没有表现出害怕,反而坚定了他除鳌拜的决

5、心,鳌拜一日不除,就会给国家,朝廷带来危害。康熙帝因其劳苦功高,并未处以死刑,而是终身监禁,并且只惩治鳌拜死党,没有扩大化。小小年纪便能做出这惊天动地的大事,又只是凭着自己的智慧,这让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也暗示着清朝将出现一位伟大的帝王,将要给国家人民带来安居乐业。在除鳌拜的过程中,体现了这位少年君王的勇敢,果断,沉着机智,对整个事件出其不意,先发制人,事出迅速,干净利落,部署周密,使其毫无防备,一举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康熙帝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表现出了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一位满腹经纶的谋略家;一位博大胸怀,具有高明手腕,仁爱态度的明君。逐渐体现出其政治家

6、的风范。二、康熙是一位坚定、镇定、淡定的帝王智擒鳌拜之后,康熙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平三藩。削藩政策早在西汉景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还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最后虽然评定了叛乱,但藩王依旧存在。到了汉武帝时代,实行了比削藩更厉害的决策,那就是推恩令,即诸侯王必须把土地平分给每个儿子。这明显激起了一些诸侯国的造反,可见这削藩政策并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那为什么要削藩呢?主要原因还是藩王势力过大,且割据一方,不受朝廷管制,挥霍无度。而康熙则认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面临变局,表现出坚定的决心,必须解决这割据一方的政权,此时的玄烨年方20,他力排众

7、议,决意撤藩,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当削藩令一下达时,三藩之一吴三桂马上起兵造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很快便占领了几个省。与此同时,一些同三藩有密切关系的汉族将领也起兵响应,一些将军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范围涉及到大半个中国。要知道,吴三桂此时已60多岁,他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4代君王,可谓身经百战,想当年山海关的关宁铁骑,那可是强盛一时。此时的康熙却从未经历过一场战争,当时形势,十分险恶。身处这种危局的情况下,康熙表现的异常镇定。但就这样接近于两个国家的大战,最后却被清军平定了,从此维护了皇权的稳定。这值得我们思考,一个未经沙场的年

8、轻人,却打败了那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将,真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并不是天意在帮康熙,而从这整个削藩政策上看出了康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