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

ID:37048043

大小:2.26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9-05-10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1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2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3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4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五:数量性状遗传本单元重点1.数量性状的特征及与质量性状的区别;2.遗传率在育种上的应用;3.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4.近亲繁殖和回交的遗传效应;5.纯系学说的意义;6.杂种优势。前述的遗传现象是基于一个共同的遗传本质,即生物体的遗传表现直接由其基因型所决定→可根据遗传群体的表现变异推测群体的基因型变异或基因的差异。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的特点: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变异不连续(discontinuous)。在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可以采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其遗传动态。生物界中还存在另一类遗传性状,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continuous)→数量性状(qua

2、ntitativetrait)。例如,人身高、动物体重、植株生育期、果实大小,产量高低等。表现型变异分析→推断群体的遗传变异→借助数量统计的分析方法→分析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数量性状的类别:①严格的连续变异(Continuousvariation):如人身高;株高、粒重、产量;棉花纤维长度、细度、强度等;②准连续变异(Quasicontinuousvariation):如分蘖数(穗数)、产蛋量、每穗粒数等,但大测量值时,每个数值均可能出现,不出现有小数点数字。但有的性状即有质量亦有数量性状的特点→质量-数量性状。5-1数量性状的特征数量遗传学是在孟德尔经典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门

3、学科,但与孟德尔遗传学有明显的区别。1918年费希尔(FisherR.A.)发表“根据孟德尔遗传假设对亲子间相关性的研究”论文→统计方法与遗传分析方法结合→创立数量遗传学。1925年著《研究工作者统计方法》一书(StatisticalMethodsforResearchWorkers),为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首次提出方差分析(ANOVA)方法,为数量遗传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数量性状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性状的变异表现为连续性:杂交后代难以明确分组,只能用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P1×P2↓F1表现介于两者之间↓F2连续变异表玉米穗长的频率、平均

4、数、方差和标准差(单位:cm)世代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NXSV短穗亲本(No.60)421248576.6320.8160.665长穗亲本(No.54)31112152615107210116.8021.8873.560F1112121417946912.1161.5192.310F21101926477368683925159140112.8882.2525.0752.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亲本与F1中的数量性状也会出现连续变异的现象。如玉米P1、P2和F1的穗长呈连续分布,而不是只有一个长度。但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3.数量性

5、状普遍存在着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较多、且容易出现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区别质量性状数量性状①变异类型②表现型分布③基因数目④对环境的敏感性⑤研究方法种类上的变化(如红、白花)不连续一个或少数几个不敏感系谱和概率分析数量上的变化(如高度)连续微效多基因敏感统计分析二、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瑞典遗传学家Nilsson-Ehle(尼尔逊·埃尔)于1909年研究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后提出多基因假说,经后人试验论证而得到公认。例如小麦子粒颜色的遗传动态P红R1R1R2R2白r1r1r2r2F1R1r1R2r2红

6、F2146414R3R2R1R0R深红中深红中红淡红白色P红R1R1R2R2R3R3白r1r1r2r2r3r3F1R1r1R2r2R3r3红F216152015616R5R4R3R2R1R0R最深红深红次深红中红中淡红淡红白色由于F1产生1/2R和1/2r的♀、♂配子,则F2表现型为:(1/2R+1/2r)2当性状由n对独立基因决定时,则F2表现型频率:(1/2R+1/2r)2n多基因控制的性状一般均表现数量遗传的特征多基因假说要点:1.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数目很多;2.各基因的效应相等;3.各个等位基因的表现为不完全显性或无显性或有增效和减效作用;4.各基因的作用是累加性的。

7、发展:数量性状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多基因假说。如主效基因与微效基因、基因效应大小可以不同、基因间存在上位性效应等。三、研究方法:杂交后代中得不到明确比例→需要对大量个体进行分析研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平均效应、方差、协方差等遗传参数→发现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借助于分子标记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traitloci,QTL)作图技术→可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标出单个基因位点的位置、确定其基因效应。∴数量性状可由少数效应较大的主基因控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