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

ID:38903096

大小:3.58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6-21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1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2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3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4页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量性状遗传》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东北农业大学1遗传学第十章前述的遗传现象是基于一个共同的遗传本质,即生物体的遗传表现直接由其基因型所决定可根据遗传群体的表现变异推测群体的基因型变异或基因的差异。质量性状(qualitativetrait)的特点: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变异不连续(discontinuous)。在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可采用经典遗传学分析方法,研究其遗传动态。东北农业大学2遗传学第十章生物界中还存在另一类遗传性状,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continuous)数量性状(quantitativetrait)。例如,人的身高、动物体重、植株生育期、果实大小,产量高低等。通过对表现型

2、变异的分析推断群体的遗传变异借助数量统计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东北农业大学3遗传学第十章数量性状的类别:①.严格的连续变异:如人的身高;株高、粒重、产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细度、强度等;②.准连续变异(Quasicontinuousvariation):如分蘖数(穗数)、产蛋量、每穗粒数等,但大测量值时,每个数值均可能出现,不会出现有小数点的数字。但有的性状即有质量亦有数量性状的特点,所以有人提出质量-数量性状的概念。东北农业大学4遗传学第十章第一节群体的变异东北农业大学5遗传学第十章生物群体的变异表现型变异、遗传变异。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群体内各

3、个体间遗传组成的差异。当基因表达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异:个体表现型值(phenotypicvalue,P)是基因型值(genotypicvalue,G)和随机机误(randomerror,e)的总和,P=G+e。其中:随机机误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所处小环境中的随机效应。东北农业大学6遗传学第十章在数理统计分析中,通常采用方差(variance)度量某个性状的变异程度。∴遗传群体的表现型方差(phenotypicvariance,VP)基因型方差(genotypicvariance,VG)机误方差(errorvariance,Ve)。VP=VG+Ve。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具有各种

4、效应,主要包括:加性效应(additiveeffect,A):基因座(locus)内等位基因(allele)的累加效应;显性效应(dominanceeffect,D):基因座内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效应。东北农业大学7遗传学第十章基因型值是各种基因效应的总和,对于加性-显性模型G=A+D。表现型值也可相应分解为P=G+e=A+D+e。群体表现型方差分解为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机误效应三种方差分量(VP=VA+VD+Ve)。对于某些性状,不同基因座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即上位性效应(epitasiseffect,I)。基因型值和表现型值G=A+D+I和P=A+D+I

5、+e,群体表现型变异VP=VA+VD+VI+Ve。东北农业大学8遗传学第十章假设只存在基因加性效应(G=A),4种基因数目的F2群体表现型值频率分布列于下图。当机误效应不存在时:如性状受少数基因(如1~5对)控制,表现典型的质量性状;但基因数目较多时(如10对)则有类似数量性状的表现。当存在机误效应时:表现型呈连续变异,当受少数基因(如1~5对)控制时,可对分离个体进行分组;但基因数目较多(如10对)则呈典型数量性状表现。东北农业大学9遗传学第十章∴多基因(polygenes)控制的性状一般均表现数量遗传的特征。但是一些由少数主基因(majorgene)控制的性状仍可能因

6、为存在较强的环境机误而归属于数量性状。东北农业大学10遗传学第十章生物所处的宏观环境对群体表现也具有环境效应(E);基因在不同环境中表达也可能有所不同,会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型值可细分为:P=E+G+GE+e,群体表现型变异也可作相应分解:VP=VE+VG+VGE+Ve。东北农业大学11遗传学第十章下图为四个品种(Gl~G4)在3个环境(El~E3)中的产量表现。不存在GE互作,4个品种在3种环境中的表现同步提高。当存在GE互作时,4个品种在各环境中的表现不同。品种3和4在环境1中有较高的产量表现,在环境3中却表现较差。品种1

7、和2在环境1中产量较低,但环境3中却表现良好。∴品种3和4:环境1中产量性状基因表现优于其它品种;品种1和2:产量基因则适宜在环境3中表达。东北农业大学12遗传学第十章①.加性-显性遗传体系的互作效应: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AE)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DE)∴个体表现型值:P=E+A+D+AE+DE+e;表现型方差:VP=VE+VA+VD+VAE+VDE+Ve。②.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体系的互作效应:个体表现型值:P=E+A+D+I+AE+DE+IE+e表现型方差:VP=VE+VA+VD+VI+VAE+VDE+VI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