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

ID:37086895

大小:7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7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_第1页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_第2页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_第3页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_第4页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一、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病人时的一种急救方法。一、方法1.口对口呼吸法 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操作方法:(1)病人仰卧平地或硬板上,两臂在身旁紧贴身躯,用手帕擦去口腔内异物。(2)术者一手掌按前额,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并尽量使其头后仰,这样可使舌根与后咽壁分离,遮盖气管开口的会厌软骨翘起,上呼吸道得以通畅。(3)用托起下颌的拇指张开病人的口唇。(4)于病人嘴上盖一纱布或不用,但注意,不要因

2、此影响空气出入。用按于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鼻翼。(5)术者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术者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6)每次吹气完毕,术者的头稍抬起并侧转,松开捏病人鼻孔的手,让病人肺内气随胸廓回缩排尽,再重复吹气,每分钟约14~16次左右,每次吹气务求用深吸气的前部分呼气,以保证最高含氧浓度。2、口对鼻呼吸法如果遇到患者牙关紧闭,张不开口,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用口对鼻呼吸法。口对鼻吹气法与

3、口对口吹气法基本相同,只是将气由患者的鼻孔吹入,同时将患者的嘴捏紧,防止漏气,若患者为小儿或婴幼儿,则可以口对鼻吹气。3、俯压式呼吸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而不能及时加以吸引清除者,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操作方法:(1)患者取俯卧位,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屈曲垫于面下,另一臂伸于头前。(2)术者面向其头,两腿

4、屈膝跪地于患者大腿两旁,以掌压于患者下背部,手指自然放在肋骨上,小指置于最低肋处。(3)术者俯身向前,两臂垂直,以身体重力逐渐加压,当术者的肩膀与掌垂直时,不再用力。在这个推压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回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4、仰压式呼吸法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

5、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操作方法:(1)患者取仰卧位,背部可稍加垫,使胸部凸起,头偏向一侧。(2)术者屈膝跪地于患者大腿两旁,屈曲两肘关节,将两手横放在肋弓上部,手指自然分布于胁不肋骨上,拇指向内。(3)将体重支于两手,使身体向前逐渐加压于胸部,2秒钟后放松两手,术者直跪起,2秒钟后,再按上述方法反复施行。..二、注意事项1、应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流通的地面。2、待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可停止人工呼吸,但应继续观察,如呼吸又停,应继续人工呼吸。3、非经确认患者已死亡,人工呼吸不得停止。4、注意勿用

6、力过大,以免造成肋骨骨折。二、吸氧术一、适应证1、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内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如间质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水肿等。3、通气/灌注比例失调如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大面积炎症性实变、肺不张等。4、其他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休克、昏迷及一氧化碳中毒等所致的呼吸困难。二、方法先检查流量表开关是否关紧。打开总开关,再慢慢打开流量表开关,连接鼻导管,观察氧气流出是否通畅,然后关闭流量表开关。1、鼻导管法插入较深,不易滑出,适合神志不清或昏迷病人。(1)用湿棉签清洁鼻腔。(2

7、)打开流量表将鼻导管用水湿润后,自鼻孔轻轻插入至鼻咽部,长度约为鼻尖至外耳道口长度的2/3。(3)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部。(4)调节流量。缺氧伴有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者,1~2L/分钟,无二氧化碳潴留患者,2~4L/分钟;心脏病、肺水肿患者,可用4~6L/分钟。2、口罩法多用于婴幼儿。将漏斗罩于患儿口鼻处,距离皮肤约l~3cm。也可用绷带适当固定,以防移动。一般流量4~5L/分钟。3、面罩法适合于过度通气而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的给氧治疗。(1)检查面罩各部功能是否良好。(2)放上面罩,使与患者面部密

8、合,以橡皮带固定。(3)调节流量:一般3~4L/分钟,严重缺氧者7~8L/分钟。4、鼻塞法适用于需较长时间给氧者,如心肌梗死,休克等。(1)试净鼻腔,将鼻塞塞入一只鼻孔,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严鼻孔为宜,勿深塞入鼻腔。(2)调节流量同鼻导管法。三、注意事项1、切实做到防火、防油、防震。氧气筒存放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或放置易燃物品,禁止在筒的螺旋处涂油。2、治疗过程中,经常观察患者缺氧情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流量表指示与流量是否正确。调节流量时,应充分离导管或移动面罩后进行。以防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